“呵呵……公孙大人你好,我是中将军方离。”
方离觉得公孙衍谈吐不凡,不敢怠慢,急忙抱拳还礼。
心中猛地想起战国历史上有个和苏秦、张仪齐名的纵横家名字也叫公孙衍,一生之中先后在秦国、魏国、韩国等强国担任过宰相,对战国历史造成了重大影响,此人会不会就是他?
方离记得公孙衍是魏国人,但因为得不到重用便跑到秦国从政,并获得了秦惠文王的重用,被任命为“大良造”,其实就是秦国的宰相。
经过商鞅的变法,秦国实力日益强大,秦惠文王命公孙衍率部进攻魏国,并大获全胜,占领了水土肥沃的河西地区,杀的魏国只能割地求和。
魏惠王割让了河西之后派人重金贿赂公孙衍,向秦惠王提议改变战略,先趁着秦魏交好之际向西攻灭义渠、巴、蜀等小国家,等平定了西方之后再回来收拾魏国不迟。
就在秦惠王犹豫不决之际,张仪来到秦国,并向秦惠王分析形势,说魏国现在四面受敌,正是落井下石的好时候。
西方的那些小国不过是疥癣之疾,不足为患,拥有霸主实力的魏国才是心腹大患,如果让魏国缓过劲来,想要再灭它怕是就困难了!
张仪又说公孙衍是魏国人,此番建议未免有出卖秦国帮魏国的嫌疑,秦惠王恍然顿悟,遂罢免了公孙衍的大良造职位,开始重用张仪。
战国时期的人才流动比比皆是,各国君主与名士也不把跳槽当回事,择主高度自由,毫无忠诚之说。
作为臣子你想为谁效力就为谁效力,你看谁顺眼就去给谁卖命,也没人计较你来自哪个国家,曾经为几个国家效过力;只要你有本事能打动君主,就可以封侯拜将。
公孙衍被张仪横刀夺爱,越来越受冷落,便跑回魏国谋官,并逐渐混到了宰相的位置。
为了让魏国摆脱秦国的威胁,公孙衍开始实行合纵政策,拉拢韩、赵、燕、中山等四国结成联盟,共同对抗强秦,并与秦国的张仪针锋相对,展开了合纵连横的较量。
再后来,公孙衍在魏国失宠,无奈之下又前往韩国从政,又一次混到了宰相的位置。
也许公孙衍对于失去秦国宰相之位耿耿于怀,到了韩国之后再次发起合纵,联合齐、魏、楚等国共同伐秦。
谁知战事发起之后只有韩国独自对抗强大的秦国,其他盟友居然都袖手旁观,最终公孙衍的合纵计划再次失败,韩国惨败求和,公孙衍悄悄逃走。
连遭失败的公孙衍无处可去,只好返回魏国隐居,却被政敌杀害,就此结束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看此人三十岁左右的年龄,很有可能因为在魏国不得志而跑到虞国来试试运气,十有八九就是历史上那个合纵各国抗秦的公孙衍!”
方离在心中暗自嘀咕一声,问道:“公孙大人可是我们虞国人?”
公孙衍答道:“在下魏国人,于三年前来到虞国求仕,庆幸得到主公的重用,逐渐擢升到司徒的位置。”
方离心中喜出望外,心中暗自思忖:“此人果然就是历史上的那个纵横家,而且他不是虞国人,以他在历史上的行事作风来看,基本上毫无忠诚可言。我如果能够表现出一定的实力,说不定能把他拉拢过来,为我所用!”
方离一念及此,心情大好。
遂与公孙衍一起上马,带着百里屠苏与荆兮,以及三四百名随从押解着近百辆马车运输着兵器物资离开平陆,沿着驿道向西而去。
两人一路上并辔同行,从治国之道再到练兵之道,最后到争霸之道聊的热火朝天,方离大开耳界,一路上洗耳恭听,屡次夸赞公孙衍能文能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