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二章 刀具磨损带来的精度问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怎么会这样!

    不可能啊,前面加工都还好好的……,前面,他一个机灵,三步并作两步,跑到加工完成的部件那里,取出一个,用卡尺仔细测量,怪了,这个却是对的。

    他不死心,又拿出一个来,再测,也是对的,再换再测,也没问题。

    他懵了,不知道事情到底哪里不对。

    他在这里边折腾的时候,钱师傅已经找到了问题所在,转过头来,看他还在发呆,没好气地哼了一声:“怎么,还不知道哪里出错?过来,我告诉你!”

    张光明赶紧向他走来,但走了几步,又回过去,对着师傅恭恭敬敬鞠了个躬:“师傅,刚才确实是我不对。我不该发火的。您是对的,教育我也是对的,可是您以后能不能……”

    “你小子发什么癫呢!我叫你过来,你就给我过来!”

    钱师傅开始看他真心实意道歉,还很满意,但看他还犟着脖子说浑话,眼看又要把何师傅给气着,立马一瞪眼,叱呵道。

    张光明鞠完了躬,来到车床前,也给钱师傅鞠了一躬:“钱师傅,谢谢您指导我。小子不懂事,让您多费心了。”

    “好了好了,恁多的废话!”

    钱师傅叹了口气,也不再继续摆架子了,指着刀架,疲惫地说道:“自己看!刀头磨损了!虽然磨损不多,但就是这一点点磨损,就造成走刀距离的缩短。而弧形曲面对刀头的精度要求非常高,磨损这一丝,结果就使得最后根部少车了一丝。你还年轻,经验不足,看不出来。可你师傅眼睛毒着呢,只看了一眼,就发现这里有问题,给你指出来,你小子还要发飙,你呀你呀,伤了你师傅的心啊。”

    张光明看了看师傅,一步一步挪过去,低着头连声自责,何师傅却是一幅哀莫大于心死的表情,许久,才忽然起身说道:“我老了,玩不来这洋玩意儿。我去跟领导说声,还是让我回原来单位算了。”

    “老何,你这是说什么话,孩子们不懂事,你做师傅的,怎么跟一班青毛头怄气!小张,还不快给你师傅赔礼道歉!”钱师傅、姜师傅、史师傅听他说出这种重话,赶紧都跑了过来劝他。张光明也一再表示自己错了,几位老师傅围着好言劝了很久,才让何师傅勉强打消了请调回原厂的决定。但他也不肯就这样原谅徒弟,向车间主任告了个假,径直回家去了。

    师徒间的冷战,持续了好一段日子,最终还是在张光明奉茶赔罪之后,才得以缓解。

    下来的时候,钱师傅等人感叹起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不把老人放在眼里,说着说着,便齐声叹息起来。

    但话说完了,平时甚少说话的史师傅却闷头说了一句:“孩子们都大了。他们不像我们那时候,为了学本事,师傅又打又骂,都是应该的,作家长的还会鼓励。可现在年轻人自尊心强,也报纸上也再说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是一种好的教育方法。我觉得,以后啊,能够不打,还是不打了吧……”

    其他几人低头沉思了一阵,叹了一阵气,便就散去。

    接下来的日子,张光明等几个徒弟,惊喜地发现师傅们对他们说话的方式变了。虽然看到不对的地方,也要吹胡子瞪眼,有时候也会动手揍人,但却不再像以前那样,动辄又打又骂,更多地是开始跟他们讲道理起来。

    对于这个转变,他们当然是高兴的。说实话,他们对师傅都是很尊敬的,如果师傅们不是总用那种粗暴的肢体语言,来让他们记住自己的错,他们其实都对师傅们充满了感激。现在师傅们开始尊重他们,他们自然也对师傅们还以更多的尊敬。

    就这样,一场小风波很快就过去了,可刀具磨损带来的加工精度问题,却始终存在。

    数控车床能够有很高的加工精度高、品质稳定,是因为伺服机构在起作用。可具体一个零件如何加工,走刀距离、进刀尺度把握,却是由处理器按照预设程序,按部就班地运行,车床本身并没有自我判断功能。程序让它走刀到什么位置,它就控制电机,驱动到这个位置;程序让它进刀多深,那就是多深,决不会做自我调整。

    但刀具本身是会磨损的,尤其他们加工的这些精密件,磨损更快。

    这些精密件一般用于设备中的关键位置,对于耐磨、耐热、耐腐蚀等物理化学特性,都有很高要求。而为了满足这些要求,所使用的材料也就必须要选择那些高硬度、高强度的硬质合金材料。刀头在加工这些部件的时候,磨损起来尤其的快。

    正常安装好刀具,能够加工100个齿轮的,可能在对这些精密件进行加工时,二三十个刀头就出现了磨损。而要对其事后改刀,进行修正,有时候比重新加工一个还要麻烦。但如果不进行修正,那么这个部件就彻底报废了。

    所以为了保证刀头一直处于最佳状态,就需要频繁的换刀。

    可换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换刀之后,为了保证刀头位置的正确,需要经过仔细地对刀。否则刀具固定出现那么一丝一毫的差错,走刀时都必然会出现误差,会造成加工精度的降低。而高精密部件,对加工精度要求非常之高,对于内部运行非常精确的设备来说,一个不合格的部件,就可以能让整台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最起码是无法达到设计的最佳效果。

    差之毫厘,则失之千里。

    即便差得不是太多,勉强可以凑合着运行。可在内部高精密运转的设备中,一个不合格品就会使得整个系统运行精度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久而久之,整台设备的其他部件在相互咬合研磨下,也会发生形变,不是设备报废,就是设备的精度大大降低。

    越是精密的机械,对各部件的精度要求,也就越高。

    这就是现代精密仪器的基本特性。

    所以为了准确对准刀具,每次都要动用各种测量设备,反复校正,以保证不出一点差错。一次正刀花上半个来小时,也丝毫不奇怪。

    这样一来,车上二三十个零件,就重新换一次刀,再用半个来小时正刀,一天的工作效率自然不可能高得起来。效率降低也就罢了,但有些对精密度要求极其苛刻的特殊部件,如果刀具质量不佳,一个部件尚未加工完,就需要频频换刀。而正刀再怎么借助精密测量仪器,校正得再准,实际上仍然会有非常细微的差异。而这极其细微的差异,就会在这个部件接下来的加工中,造成精度的明显下降,影响其实际使用效果。

    例如发动机、桨叶等,就需要一次走刀完成,中途不能换刀。

    所以数控车床对刀具的要求极高,希望所使用的刀具要耐磨、超硬。而且刀具的工作环境多是在800度以上,核心温度更可达到1000度以上,还要求刀具能够耐高温,不会因为温度上升而出现变形。

    为了找到一款适用的刀具材料,全世界都在攻关、研发。而随着未来对加工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合金材料的硬度也越来越高,加工的速度越来越快,对刀具的材料要求也是在直线上升。何师傅他们现在加工的部件,相对来说要求还不是特别高,部件的尺寸也不大,现有的刀具就已经不敷使用。未来可以预见,刀具品质对加工精度的制约会越发突出,并最终成为一个致命阻碍。

    国内的硬质合金材料,相对于国际上来说,有很大差距。刀具所使用的硬质合金,对比国外进口刀具,各方面使用指标都很不令人满意。何师傅他们虽然技艺高超,使出浑身解数,但在这方面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问题反应上去,自动控制组也帮着想了很多解决办法,比如说根据走刀行程、设备物理加工指标、刀头耐磨强度,等等,对程序进行调整,以随着刀头的磨损,对走刀线程作出相应调整。

    可这样的调整治标不治本。

    且在实际使用中。一个加工部件,刀具在不同加工形状、部位的接触力度、加工方式都不相同。要想对每个位置都进行精确计算,这个计算量大得惊人,一个两个还好办,要使每个部件都要进行这种计算,自动控制组就是天天驻扎在精密车间也应付不来。

    迫于无奈,何师傅他们只能向公司打报告,申请购买一批国外进口刀具,以满足数控机床对道具的严格要求。

    这是小事,报告很快就得到批复,同意为精密车间购进一批高品质国外刀具。

    谁都没把这当回事,直到郭逸铭无意间发现了这份报告。

    C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