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四章 坑要挖得深一点、密一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hugart于去年离开了IBM,利用这项技术开办了一家采用金属为介质的驱动器生产厂,取名为希捷。同时日本方面也推出一款基于3.5英寸塑料薄膜的软盘,存储容量为875KB,采用的是较为昂贵的真空溅射法制造。”

    简明扼要,便将现行主要的制备方法,和国际上最新的数据存储发展,作了一番总结。

    其他的研究员,也便都清楚公司下一步准备开发的产品,应该也是一款计算机使用的数据存储介质,软盘及其读写驱动器。

    “很好,陈主任介绍得很全面!”

    郭逸铭拍拍手,将众人的注意力集中到他身上:“通过陈主任的说明,我向大家都知道了我们接下来的工作,没错,就是研究一款软盘和与之配套的驱动器。

    这方面,公司已经有相应的技术储备……”

    他看看被提起兴趣的研究员们,笑着说道:“公司的相关储备技术分为磁性材料的制备、磁记录介质的制备、磁头材料三个方面。”

    听到西部计算机公司在这三个主要关键技术上都有相应技术储备,所有人都是一振。软盘及软盘驱动器,最关键的就是这三个方面,解决了这三个方面,将之制造出来也不过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首先是磁性材料,现行的主要材料是氧化铁,这种材料来源广泛,可以从钢铁厂酸洗池中大量获得,磁带、磁盘大都采用氧化铁为磁记录材料。

    制备方法主要采用浓缩法和化学共沉法。

    浓缩法需要经过多次浓缩、分解,工序比较多,成本较高,颗粒细度为20到400微米。

    化学共沉法通过添加催化剂,使之反应中和沉淀,制备出来的氧化铁颗粒非常细腻,其直径小于0.5微米,是制造大容量高密度软盘的优秀材料。但这种方法污染严重,而且分离困难,工序更加繁复,成本相当高。

    我们公司经过研究,研发出水热制备法。

    这是一种新型制备方法,先向溶液中投放铁氧化物和M2+水溶液,搅拌后再放入一种特殊的碱溶液,从而在溶液中间形成包含中间沉淀物的胶质悬浮液。取中间悬浮液,加热到一定温度,再吹入纯净空气,使之发生氧化反应,当沉淀物消失,高纯度铁氧化体便转化完成。

    经过计算,这样制备的成本与浓缩法相当,但铁氧化体的颗粒却达到了0.5到1微米之间,接近化工沉淀法品质。

    用这种制备法,生产出来的铁氧化体完全可以作为优秀的磁性材料,运用于制造高密度大容量软盘。而其价格却非常低廉,仅和低密度软盘同等成本。高密度、低成本,目前市面上所出品的所有软盘都不是我们的对手!”

    陈中等人都听得呆了,还有这种制备方法?他们怎么从来没听说过?

    如果真的像郭逸铭说的这样,磁性材料的制备成本和低容量磁盘相当,但实际品质却相当于高密度盘,那还有哪家公司能够和西部计算机公司竞争?

    电子科学家,也可以说是化学家,他们只听制备流程,便知道这种方法至少从理论角度是可行的。

    当然,听过制备流程,他们也非常清楚,这种水热法的关键是那种特殊的碱溶液!氧化物普遍无法饱含于水溶液中,如果没有这种特殊的碱溶液,悬浮液中的氧化物含量必然很少。虽然制备同样可行,但成效必然会大大降低。

    这种碱溶液的实际效果是否如此,也就只有等待试验来证明了。

    如此说来,一种高品质、低成本的磁性材料不用他们再多费心了。不知道西部计算机公司研发的介质制备技术,是否也会给他们同样惊喜?

    “……介质制备,涂敷法太差,磁粉只能达到40%的沉淀,磁密度非常低。溅射法可以做到100%的沉积率,但需要无尘车间,设备成本太贵,而且无法大批量生产。所以我们打算采用电镀法来制备,它的磁性材料沉积率同样达到97%以上,几乎与溅射法相等,且价格低廉,无需建设超净车间,最关键的是可以大批量快速生产……

    不过未来,公司仍然将以溅射法为主要研究对象,电镀法只是作为一个过渡技术……”

    “磁头我们沿用现在惯用的仙台斯特合金,作为读写材料。但在制备上,采用Ampex公司在1970年发明的各向异性磁头。这种薄膜型磁头工作间隙小、磁场分布陡、磁迹宽度窄,可以很好地提高工作速度和读取精度。Ampex公司在发明了这种磁头以后,一直没有被其他公司采用,现在专利已失效,我们可以不再考虑专利问题……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过渡方式,希望通过对这种磁头的研制,积累经验。公司另外有一种磁头记录技术储备,但目前并不打算大规模推广……”

    郭逸铭在一个图板前,写出一个个计算公式和草图,以便陈中等人直观理解。

    这些技术,就像他所说,都只是一个过渡。但并不是为了让陈中等人磨合团队,积累经验。之所以不拿出更好的东西来,是因为没有必要。

    高新科技更新换代极快,他没有必要一下子就将最好的东西拿出来。

    公司现在才进入正式起步阶段,需要一个稳定的资金来源。既然可以经由技术进步、产品更新分阶段在市场上圈钱,又何必自己断掉自己的财路?

    技术只要够用就好。

    这也是他为其他公司提前挖的坑。

    一两年、两三年就来一次技术更新,一直让别的公司看到希望,却总是追之不及,无谓浪费研发资金,渐渐造成财政枯竭,最终将它们赶尽杀绝。这种既为自己领先潮流打下基础,又能赢得名声,一举数得的事情,何乐不为?

    以后一提起高新科技先锋,人们脑子里就会不由自主浮现出西部计算机公司的名字,那多带劲!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