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实地考察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下我们研究所,两位不妨一路走走,也顺便看看研究所的环境?”

    “那太好了!”

    陈中夫妇很是高兴,向领他们来的姑娘表示了感谢,便随着郭逸铭一行向外走去。

    ……

    “这里是我们的电子化学实验楼。两位都是长期从事电子研发实践的科研工作者,自然知道化学在电子领域的重大意义。可以说,现代电子科技、尤其是半导体科技的进步,几乎是伴随着化工科技的进步而进步。

    我们所研制的石英坩埚隔热防腐溶液、清洗药剂,就是现代化学在电子工业中的实际运用。

    在集成电路制备中,硅晶片电路掩膜制备、光刻胶制备、腐蚀液制备、抛光等等,都离不开化学科技的支持。所以我们单独成立了电子化学实验室,包括分析、研究、制备等多个分室。目前实验室主体已经建设完成,一些基本的试管、烧杯、酒精喷灯等化学设备都已安装到位。

    但这只是初步可以投入使用,未来我们还将添置清洗消毒设备、电热消解仪等取样设备、电加热设备、高速离心机等萃取设备、纯化设备等一系列专业化学设备……”

    陈中夫妇、马正裕随在郭逸铭身后,听他滔滔不绝向他们介绍化学实验楼的建设、设施、仪器,就他们所知,许多设备已经超过了大多数普通研究机构,属于高精度分析、制备设备。

    这个研究所果然舍得向研究投入!

    他们在听取郭逸铭显示的雄心壮志的同时,不由自主浮现出这样一个念头。

    ……

    “这里是电子实验楼。实验楼分为材料制备和光电子研究两个分室,下面又分别设置了存储材料、运算材料、显示材料;激光实验室、数字电路实验室等专用试验室,开展具体的实验研究项目。

    目前实验室设备也还没完全到位,只安装了一些示波仪、ROM程序输入烧结设备等通用设备,未来打算添置激光发射器、光电探测器、扩散炉、光刻机、红外光谱仪等相关设备。

    这些设备大部分打算从国内厂家订购、部分自制,还有少量精度较高的设备预计从国外进口。

    化学、电子实验设备,公司的总投资初步估计将在五百万左右,其中包括我们自购材料、自行研制改装的经费在内。

    未来公司将视经营效益,将当年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投入技术研发。

    就我们目前的盈利情况判断,这笔研究经费每年不会少于二百八十万美元,合三百三十五万人民币……”

    “三百多万!只是日常研究投入!”

    陈中等人都震惊得惊叫起来。

    他们已经听郭逸铭介绍,研究所总建设成本也才四百多万,现在为两个主要研究部门购置相关仪器设备,就打算花五百万,差不多等于重建一个中美电子研究所了!而且维持日常研究运转的年经费投入竟然高达三百多万,把三个人震惊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美国投资方的决心之大,简直令人震撼!

    诚然,现代科技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投入越来越大。在高科技研究方面,各种设备也越来越高精尖,成本渐趋高昂。但也只有国家重点研究机构,才会如此不惜重金打造如此规模的实验室。如果单就一个研究所来说,这个投入简直不可想象。马正裕之前是在半导体六厂技术科工作,诺大一个半导体六厂,十多年来,在研究设备上的投入也不过七八百万,平均年研究经费不超过六七十万。

    陈中夫妇在十三所工作了这么多年,更是知道国内研究经费是何等紧张。

    十三所除了在成立初期,购置了一批设备仪器,之后的设备添置、更新都非常缓慢。实验室要申请一千块钱的实验经费,都要向上级部门打报告,经过上级主管部门再三研究,才会拨款下来,而且多半是减半拨款。

    这两年,来自上级部门的拨款更是明显减少,所里的研究资金日渐捉襟见肘,经常靠着拆东墙补西墙,才让一些重点研究项目继续下去。很多项目因为经费不足而停顿下来,处于等米下锅的地步,只能做一些理论预研,连实验都不敢做。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哪一个不想拥有一个设备齐备的实验室,在充足的研究投入支持下,愉快地进行科研工作?

    如果郭所长说的是真的,中美电子研究所每个年真的能拿出三百多万用于科研,那他们绝对是国内最财大气粗的研究机构!

    但这可能吗?

    三人都有些半信半疑。

    他们的迟疑,在郭逸铭带他们来到家属宿舍的时候,看到那栋七层高楼,听说只要他们和研究所签约,经过三个月试用证明了他们的能力,马上就能分到一套住房时,立即打消。夫妇俩当即就毫不犹豫当场做出了的决定。

    他们决定了,就把他们的余生,贡献给中美电子研究所!

    要知道,这可是一套住房!一套最小也是一套二,带独立卫生间、客厅,面积达四十七个平方的住房啊!

    这还是新房!

    不说别的,就想想家里拥挤的居住条件,想想已经结婚的大儿子、正准备婚礼的小女儿,已经成年的二儿子、三儿子,他们也无法狠下心来,拒绝郭所长的热情邀请。

    哪怕郭所长只是在空口允诺,哪怕实验设备不能充分到位,哪怕试验经费并不是那么充足,但只要有这么一套住房,他们也愿意接收这份工作。

    一所宽敞的房子,对于国人来说,诱惑力大到令他们无法抗拒!

    郭逸铭微微一笑,这个时代的科研工作者实在太好笼络了,只需要拿出略高于国内平均水平的工资待遇,给他们创造一个可以安心工作的科研环境,再祭出无往不至的住房分配制度,就彻底击垮了这些老科研工作者的心底防线。

    等以后,当他们做出了科研成果,拿到技术分红以后,他们对研究所的忠诚将更加牢固。

    这些经验丰富的老研究员,就是他事业腾飞的推进剂!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