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四章 出人意料的材料选择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度造成负面影响的主要因素,然后才能有针对性地作出设计方案。

    “你这个问题太宽泛。影响的因素太多了,车床的震动、皮带的松紧、电机转速、刀具的质量、经常换刀造成定位不准、爬行……,多得数都数不过来。”

    何师傅摇摇头,对他这个问题不以为然。

    “不急不急,我们有时间。有什么就说什么,我们先把这些问题归纳一下,分成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然后再一项一项寻找解决方法。”郭逸铭在进行科研的时候,耐心很好,慢条斯理笑眯眯地拿起笔,在记事本上写着。

    “物的方面和人的方面?”姜师傅有些不太理解。

    “哦,我是说,问题是出在设备性能本身,还是由于人为的操作造成。比如刚才何师傅说的车床的震动、皮带的松紧,这就可以归为设备的方面。而经常换刀造成的定位不准、爬行就可以归为人为的方面……”郭逸明解释道。

    “不对吧,爬行应该属于设备的问题吧!”何师傅插话道,他虽然用的是疑问句,但语气却是肯定句式,“爬行不是导轨间隙形成的阻滞,造成推动时产生一顿一顿的阻力吗?这应该是物的方面,怎么能归入人的方面!”

    姜师傅点头。

    钱师傅却不以为然:“老何,这话我不同意。的确,产生爬行是设备本身的问题,但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操作手法调整来解决的。我的那台床子还是五十年代的,可从来就没有爬行的现象,我的几个徒弟也都很顺利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你是说我连你徒弟都不如?”何师傅火了,一拍大腿,瞪着大眼冲钱师傅就吼上了。

    “两位,两位,别吵,别吵!”郭逸铭赶紧来劝架,和稀泥道,“这个问题的产生,既然是设备结构上的物理现象,但又可以用操作技巧来弥补,我看不如归入综合类怎么样?”

    好容易将两位劝下去,众人一项一项,开始回忆实际工作中的具体现象,将影响机床加工精度的因素总结出来。几位老师傅都是各自厂里的顶梁柱,各自在工作中也总结了不少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都是极有主见的人,通常能难服人。其间对一些问题,几位老师傅又出现了几次争吵。不过大家是正常讨论,都是对事不对人,倒也没太过火。

    舒雨菲也拿了一个本子在旁记录,郭逸铭看了一眼,发现她用的是一种特殊速记手法,别人看不懂她写的什么,但通过她复述,发现记录的内容非常详尽,几乎是完整复原了讨论的所有细节,比他的记录还要完整。

    这大概也是外事人员的基本功吧。

    郭逸铭索性也不做记录了,等到讨论过后,由舒雨菲协助,整理出一份翔实的记录报告,再分门别类进行归类梳理。

    这样的讨论进行了不止一次,大家的磨合也渐趋顺畅。几位老师傅发现郭逸铭经常能根据他们阐述的问题,给出另外一种新奇的解决思路,也感到很有意思,渐渐对他也有所认可。只可惜在研究所,他们很少能够摸到车床,有些遗憾。

    经过十多次总结讨论,郭逸铭结合现实,终于拿出一份改进方案,在会议上交与众人讨论。这次的讨论会,董老、钟老、高国皓也与会列席。

    “经过这段时间的讨论,我们对影响机加工精度的因素作了详尽的总结,归为三大类,十八个方面,两百一十九个具体细节。

    虽然问题看起来很多,但我觉得,要解决这些问题,实际上涉及到的只有两个方面:材料、传动系统。

    像主轴、床身、刀具,主轴转动产生的颤震、床身的震动、刀具的质量,除非使用更高级的材料,无法对其进行技术升级。

    但传动系统、控制系统,这些不涉及材料的问题,却可以通过改进传动方式、控制方式的方法来予以改进。即便不能完全断绝由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却能大幅度减轻影响的程度,使得设备加工精度获得重大提升……”

    这些内容经过了他的深思熟虑,都不需要照本宣科,脱稿就可以口述。他说的话很平实,坐在下面的几位文化程度不是很高的老师傅也能完全听懂,董老他们长期从事材料制备,和他以前的工作一样,对设备本身也非常熟悉。

    大家都听得很专注,不时地点点头,表示认可。

    “综上所述,我们的改造也要从这几个方面着手。首先是材料,由于精密制造的特殊性,需要对材料进行特殊处理,以释放材料内应力。

    现在机床制造业普遍的做法,是将床身放在露天空地上,经过两年左右的风吹雨淋,通过自然温差变化,使之释放内应力。这就像古代造船,先将木料陈放两年,使之内部干燥变形完毕再用于制造是一个道理。

    不过这种处理方式耗时太长,遇到特殊需求时,无法马上拿出合用的床身部件。

    目前国际上在探索专门的预处理方式,如埋入地下半年、浸在海水中、采用震动波加速内应力施放等。但对比下来,这些处置方案还是不如静置两年效果好……”

    “这就是说,我们就只能用现有的机床进行改进?”高国皓插话道。

    “不,床身对机床的加工精度影响极大,既然要有效提升精密加工水平,这个方面我们一定要突破!”郭逸铭用不容置否的语气,坚定道。

    所有人都感到疑惑。

    “小郭,你这不是矛盾了吗?”相处这些时日,几位老师傅和他也很熟悉了,“你又说内应力释放要很长时间,又说要对床身材料进行升级,那我们难道还要等两年,再来做这个技术改造?”

    “当然不要两年,我们马上就可以做!”郭逸铭笑呵呵道。

    何师傅站起身来,走到他面前,伸出手探探他额头,又摸摸自己脑门,纳闷道:“小郭,你没发烧吧,怎么说话颠三倒四!”

    郭逸铭哭笑不得。

    为了不让别人以为他在发神经,他只好解开这个谜底:“用钢材做床身,确实需要这么长时间来释放内应力。但如果不用钢材,而是其他材料呢?”

    “其他材料!”

    所有人都眼睛一亮,但随即便陷入沉思。其他材料,除了钢材,还有什么材料比较适合作为机床床身。几位老师傅实践经验丰富,理论层次却有些欠缺,想了一会儿想不出来也就算了。董老他们却是绞尽脑汁,想从记忆中找到一种合适的材料。

    “小郭,你就别打哑谜了,到底是什么材料,比钢材还好?”何师傅等得不耐烦,大大咧咧问道。

    “这个材料吗……”郭逸铭还想让大家再多想想,但看到何师傅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连忙开口揭穿谜底,“我选择的材料,花岗石!”

    “花岗石!”

    董老等人猛然抬起了头,一齐惊呼。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