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小天子对两种方案的叙述后,宋太后沉思了半晌,转而问刘和道:“阿和,你觉得应该怎么做?”
在大家面前刘和不肯发表意见,可是在宋太后面前,她却不吝惜表达自己的想法。她略作思索便开了口:“这么多的俘虏的确是个大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不仅会牵制太多的兵力,而且是个隐患。”她看看小天子,又看看宋太后,见他们都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不免有些羞涩。她抿了抿嘴,伸手撩开鬓边的一缕头发,定了定神,又接着说道:“我听阿爹说过,当年之所以关东会爆发黄巾起义,而其他的地方却没有受到太多的涉及,主要原因就是关东人口众多,而世家大族争相兼并土地,大量的百姓破产,无法生存,只能铤而走险。先帝在时,就曾想过各种办法来解决这场危机,只可惜先帝英年早逝,把这个中兴大汉的重任交给了陛下。”
小天子眉头一挑,既有些意外,又有些豁然开朗。他之前和卢敏他们商量的都是如何解决俘虏的问题,从来没有和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一起联系起来思考,现在经刘和一提醒,他的思路突然打开了。他情不自禁的一拍手掌,“对啊,豫州本来人就多,想要强制迁徙移民又阻碍重重,现在大好机会就摆在面前,为什么不用呢?这些人不能留在豫州,一定要把他们迁走,迁到人口稀少的地方去。”
“陛下英明。”刘和也忍不住赞了一声。她之所以知道这些,是因为她经常听刘修和虞翻他们谈到如何重建的问题。可是小天子却只听了一个开头就想到了这里面的利害关系,反应之敏捷让她自愧不如。
“嘿嘿嘿,我这也是受了你的启发。哪里称得上英明。如果我英明,那你就是圣明了。”小天子心情大好,和刘和开了个玩笑。刘和一时闹了个大红脸。想要反驳小天子,却又觉得不妥。随着年龄的渐渐长大,再加上这段时间的历练,她已经不再是那个什么也不懂的孩子,在她的心里,君臣尊卑的观念慢慢的变得具体,不再仅仅是挂在嘴边上的名词了。圣明这个词,她是无论如何不敢用在自己身上的。在阿爹面前的时候。她可以像阿爹一样把天子称为那小子,可是到了别人面前,她却不敢这么放肆。
小天子见她窘迫,心情更好,思路越发的变得活泛起来。想到得意处,不由得站起身来,一边踱着步。一边说着自己的想法。兖豫青徐几个州都是人口众多的大州,那些世家豪强正是因为霸占了大量的人口和土地,积累了雄厚的资本,这才有实力在经术上下功夫,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人才。这些人才不仅挤占了其他地方的人的仕途。而且造成了读书出仕越来越难的问题,洛阳太学有三万学子等着授官,其中有两万多是来自这几个州。
正常的入仕机会越来越小,那能够推荐保举他们的人就成了他们的恩人,袁家这样的四世三公的家族也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机会积累了深远的人脉,最后发展到能起兵和朝廷对抗。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把这些地方多余的人口迁徙到别的地方去。百姓安土重迁,贸然迁徙,会引起反抗,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这些人是叛逆,不杀他们就是天大的恩赐,如果还能给他们一块土地,让他们生活下去,那简直就是皇恩浩荡,谁还敢抗拒移民?
有什么样的机会比现在更好?没有,绝对没有。
小天子想到兴奋处,突然想到一个问题,一下子又皱起了眉头。“可是,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啊,要把这么多人迁徙到别的地方,没有一两个月解决不了问题。”
“其实很简单。”刘和道:“这些人自知必死,胆气已破,哪里还有反抗的勇气。只要陛下示以恩慧,给他们希望,他们哪怕是再苦再累,也不会放弃,更不会再意图攀附袁家。现在天气炎热,不需要解决防寒的问题,只要沿途各郡县能够解决粮食供应,不让他们有饿死的可能,哪怕只有几十个人领着他们,他们也会顺从的跟着走。如果他们逃跑,除了做一个流民之外,哪里还有他们的安身之处呢?”
“有道理!有道理!”小天子连连点头,他们之所以一直争执不下,就是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来押送这些俘虏。当然了,同样的话从不同的人嘴里说出来,意味也大相径庭。比如刘和现在有底气说沿途郡县能够解决这些俘虏的吃饭问题,可是小天子就没这个底气,因为只要是往南迁,都是刘修控制的地盘,应该没有一个太守或者县令敢违抗刘修的命令。可是如果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难保那些太守什么的拿这种理由来推搪。想到这一点,小天子心里颇有些不是滋味,他觉得,刘修派刘和来,大概就是想把这些人口转移到自己控制的地方去,不出意外的话,刘和接下来就要建议安排这些人的地方了。
“陛下甩掉了这个包袱,才能轻装上阵,尽快的拿下平舆。袁隗一死,袁家的天就塌了一半,那些俘虏就更不会有其他想法了。”刘和看看目光闪动的小天子,没有再说下去,迅速的结束了谈话:“到时候,陛下就可以凯旋回朝,从容安排这些俘虏了。”
小天...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