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的皇城内,各种绚丽的烟火此起彼伏,这一刻,大明的繁华如此实在。
……
辰时初,张原和内兄商周祚一道入承天门,正旦朝会是新年大典,按祖制,皇帝是要亲临皇极殿接受百官和四夷远臣朝拜祝贺的,但万历皇帝已经多年没参加正旦朝会了,今年也不例外,依旧是由礼部、鸿胪寺官员主持,繁文缛节,走走形式而已,张原看到一身官服的秦良玉和朝鲜的四位使臣也在队列中,并有新年贺章呈交给司礼监官员——
朝会散后,众官陆续出皇极门,门边除了羽林卫军士之外,还有两个东宫太监候着,正是钟本华和韩本用,二人奉太子之命请钱龙锡、郭淐、成基命、徐光启、孙承宗、张原、马之骐东宫这七位讲官去文华殿,皇太子朱常洛要在文华殿接见七位东宫讲官,张原等人来到文华正殿,拜见皇太子,皇太子说了一些新年祝福语,并赐新年礼物,众人谢恩,拜谢而出——
张原找了个机会问钟本华:“公公何时会在前海外宅?”
钟本华道:“初五日杂家会在宫外。”
“好,初五日午后我来向公公拜年。”
张原拱拱手,快步跟上师兄徐光启出了文华门。
按惯例,东宫讲官还要去内阁直房拜见阁臣,张原也跟着去了,方从哲和吴道南都在,方从哲见到张原,真是羞恼愤恨不已,很想当面将张原递上的拜帖掷还,但转念还是忍了,他是堂堂首辅,必须要显得有容人之雅量,现在掷还拜帖无损张原什么,倒显得他方从哲发泄私愤——
方从哲淡淡含笑,对张原道:“张修撰有海瑞海刚峰之风,刚正不阿,替老夫教训了不成器的犬子,老夫还得谢过张修撰才是,听说张修撰的公子也叫鸿渐,那倒与犬子同名了,真是巧。”
张原心道:“这老家伙话里带刺啊,在大明官场,海瑞是让人敬而远之的人物,说难听点是讨人嫌的人物,方从哲把我捧为海瑞,我怎么敢当。”恭恭敬敬道:“阁老言重了,下官年幼识浅,言行或有不当之处,但忠君爱民之心却是有的,前日与阁老令郎有些小误会,阁老大度,不归咎下官,下官感激不尽,至于下官的幼子之名与阁老令郎的表字暗合,还真是巧事,下官已决定给小儿改名,以免冒犯。”
方从哲心里冷笑,面上微笑,说道:“岂敢要令郎改名,倒是老夫那不成器的劣子要改名才对。”一笑而罢。
张原与众官出了承天门,拱手四散,除了当值的官员,现在都是假期,要过了元宵才正式坐衙。
徐光启与张原并肩而行,徐光启摇头叹道:“介子,你现在可把方阁老给彻底得罪了,以后你想推行经世济民之策就太难了。”
张原道:“即便没有这事,我也早已把方阁老给得罪了,不差这一回。”
徐光启苦笑,停下脚步,回头看着紫禁城,旭日初升,承天门黄瓦飞檐的积雪映着日光也显得大气雍容,好似大明朝的庄严犹在,心道:“君主无为,政令不行,官员们忙于内斗,少有忧国之心,豪强兼并,贫富悬殊,奢侈的锦衣玉食,贫困的不免冻馁……”
徐光启正这么想着,却听张原说道:“徐师兄,我想请求出使朝鲜国。”
“啊。”徐光启吃了一惊,问:“为何?”
张原道:“我是想借机考察辽东边备、探听奴酋情况,再就是设法约束朝鲜国君,不得与奴酋来往。”
徐光启凝思片刻,点头道:“介子不是空谈的书生,为国为民,不惮远险,让愚兄敬佩,只是吴阁老会准许你离京吗,你是吴阁老的得力门生,京察即将开始,这是非常时期。”
张原道:“我会向吴阁老说明的,丁巳京察也不过是一时得失,不必看得太重。”
与徐光启别后,张原先去拜会房师杨涟,说起出使朝鲜之事,杨涟起先是坚决反对,认为京察之重要性远远超过出使朝鲜,希望张原留下帮助他和东林诸人,张原道:“学生现在是方阁老的眼中钉,学生若离开一段时间反而更好。”心想:“留在京中勾心斗角还不如做些实地考察,而且这次京察东林是必败的,东林的转机是在朱常洛身上,这只有等待。”
杨涟见张原心意已决,也只好作罢……写一段除夕情节,纪念刚刚过去的除夕夜。
谢谢书友们支持,月票排名上升了十位,书友们还有月票的请继续支持一下小道,没有月票的投张推荐票吧,谢谢。R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