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了化学的专业,做电影只不过是突然间的念头。那时候我在酒店遇到他,开玩笑说他写歌那么棒,不如写个剧本来拍电影好了,然后他就给我讲了那个雌雄大盗的故事,也就是《偷天陷阱》的最原始版本,这部电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搞出来的。
你问我他的手艺好不好?当然好了,吃过就没有说不好的。我跟你说啊,他对自己的厨艺要远比对电影还在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拍电影就等于他在不务正业,你说他的手艺怎么可能会不好呢。
莫非的另一个朋友周闰发,说起话来就不像王京这样了,他的话很诚恳,让人觉得更像是在做访问:阿莫给我的总体感觉怎么说呢,有时候会觉得他是一个妖怪,做任何事情都能够很吸引人。他写的歌就不说了,几乎全香港的人都应该听过,电影也已经有了最好的证明,大家都知道的。我要说的是他的其他方面也很神奇,就像一个脑袋里装了好多东西的妖怪,可以在很多方面都做到相当出色,就说厨艺这一项吧,他做的点心要比大酒楼的师傅还好,而他原本学习的专业,也读到了硕士,你说他是不是一个妖怪。
到了吴雨森的采访内容,主要就是感谢和夸赞了:莫先生是一个非常懂电影的人,他说过一句话让我最佩服,电影就是为观众服务的,而剧组内的每一个成员又在相互服务,道具、灯光等部门在为演员服务,演员也在为他们服务,不让他们的辛勤工作白费;导演是在为演员和其他工作人员服务,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配合把电影拍好了;而制片人则是为整个剧组服务,要让每一个演职员都能够流畅自如的工作,然后把大家的工作成果带给更多的观众。
而且莫先生在对电影的掌控这方面,也是一个难得的人才,看过他剧本的导演和演员都承认这一点,他就像有一种神奇的能力一样,写给每一位导演的剧本,都是完全按照这位导演的心思去琢磨和推敲的,这其中的辛苦可想而知,也证明了他说的那句“制片人为整个剧组服务”的话,这样的能力至少我是没有见过第二个人有的。
(记者问到王京和周闰发口中莫非的厨艺问题)呵呵,这个他们说的完全没错,他的厨艺是我见过的至少在娱乐圈中最好的,和那些大酒店的厨师相比也不会差。有一次我去他家里,看到好多的瓶瓶罐罐,本来以为里边装的会是一些和他原本专业有关的化学物质,哪知道最后他从罐子里取出来的却是食物。我想,正是因为他对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去专研了,所以才能够得出比别人更多的感悟,这也许就是他要比别人更出色的原因之一吧。
莫非在去公司的路上看了这一期的《双周刊》,整篇文章充满了赞誉之词,莫非一点没有客气的照单全收了,这部电影的成绩配得上这样的赞誉,想必在十五年后重拍的时候,会比原本那部更有票房号召力吧,这就是他穿越而来带给香港电影的进步。
关于最后王京等人的话,他也没怎么不好意思,除了那个差点就到手的化学硕士学位,其它的都是自己实实在在的水平,前世时候他也一样因此为自己骄傲的。
去到公司后,几个在公司的人都对莫非说了祝贺的话,当着人的面莫非可就不好那么不客气了,只能是说几句谦虚的话,然后付出一顿大餐作为对这些好话的回报。
刚进办公室,鬼妹就拿着一本《双周刊》跟在后边进来了,人还没有完全进到办公室,就举起手里的杂志兴奋地喊道:“老板,你好犀利啊。”
这句话的发音居然是地道的广东话了,莫非看着鬼妹愣了愣,道:“你刚才那句话,再说一遍。”
“老板,你好犀利啊。这样发音对不对?我可是练了一个多小时的,专门就为了恭喜你。”鬼没有些不大自信地看着莫非,很希望从他口中能够得到一个比较肯定的答复。
莫非重重地点了点头,道:“呵呵,发音很正确,很标准,语气的使用也很到位,如果你只说这一句的话,就已经是一个完全的香港人了。”
得到了莫非的夸奖,鬼妹相当高兴,道:“我终于可以说出一句地道的广东话了,而不是以前那种单个的单词,想要说一句完整的话就得磕磕巴巴的。为了庆祝这个成功,我今晚请你吃饭吧,在饭桌上学说话会很快的。”
鬼魅都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每天都想要见到莫非,就连在片场的时候都会想到他,好几次因为想到他走神被导演骂。得知莫非上了杂志封面,成为香港电影界共同关注的大人物,就忍不住在心里为他高兴。
伪化学硕士莫非反而没有什么感觉,依然还完全处于工作状态,并不觉得两人之间的感觉已经产生了化学反应,很爽快的就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