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场的都是几亿人里最聪明的那一拨,翁同龢话音一落,马上就反应过来。
文廷式抚掌赞道:“妙!妙哉!老师睿智远超千古,烛照万里!竟是一语道破当今最佳破局之策!”
“如是如是!老师所言无差!的确上上之策,不做二选!”
“一举扭转诸多危机,竟而顺势推动,将主动权操之在我,定能成不世之功!”
……马屁汹汹如潮,铺天盖地的涌出。
要说都是进士之才,那胸腹之间有说不尽的锦绣文章,说好话这种事儿,他们甚至不用思考,张嘴就来。只要许可,哪怕用骈四俪六的格律雅言写他百八十篇都不在话下。
翁同龢微笑,手指轻捻胡须,等他们自由发挥。
文廷式激动的来回踱步,手捏剑诀在虚空指指点点,脑子里灵光闪耀,口中滔滔不绝:“虽则辽东一战大胜,乃是杨鼎世与李伯行所做业绩,但究竟而论,却是皇上和朝廷高瞻远瞩,睿智决断,放手让他们施为,方才有今日之功勋。万方决断皆出于上,此乃天下大义,向来也是无人可以否认的。”
众人纷纷点头应和:“极是极是!这是这样的道理。”
这话可算说出他们的心声了。谁说前方作战的功劳跟他们无关?没有皇帝批准,没有他们上上下下的忙活,出谋划策的指点,他们能打的那么轻松,赢得那么顺利?
争功劳这种事,武官再能干也比不上文官的一枝秃笔。字面上轻轻一改,立即老母鸡变鸭。史书都是俺们写就,你们有没有功劳,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文廷式继续道:“而新军之设立,杨氏之言论,虽有诸多不足,毕竟也是皇上默许而成。如今更有事实证明,当今圣天子睿智天纵,心胸广阔,故可博纳万国兴盛之策,运用存乎一心。辽东之胜,乃是检视此等放手成果之一隅而已。如此可知,我大清果能大胆革新,定可中兴于当世,崛起于万国之巅。自此而下,朝廷将默运之大局,转为光明行道于天下。如此,则可运筹帷幄,变法图强!庶几无后患纰漏矣!”
这番话,却把以前他们种种丑陋行径全都给圆回来了。更进一步的,把杨浩所有的言行成果,都说成是他们默许的,是作为朝廷变法图强的试探行为。成功了,这是朝廷和皇帝的功劳。
有了成功佐证,接下来朝廷正式进行变法,让光绪皇帝当变法的主持,他们这些清流们自然顺势就成了具体领导机构的话事人。如此不费一刀一枪,就把天下人的感激和效忠对象都变成皇帝和他们。
如此巧取豪夺,被他们说的凛然大义,冠冕堂皇。果然不愧是清流,脸皮之厚,天下无双!
众人居然没有一点愧色,更居之不疑。
文廷式还特别把康有为推出来:“广厦,你游历天下,对当今年轻士子多有了解。可知如此号召之时,他们人心之向背呼?”
看到翁同龢鼓励的眼神射过来,康有为浑身骨头轻了好几两,双手深深作揖,努力用比较标准的官话道:“师长详询,有为自不敢有丝毫隐瞒。以学生所见所闻,虽则诸多学子为杨氏言论蛊惑,激进盲从,然都出于爱国至诚。倘若圣上和诸位大人做主变法革新,他们必定雀跃景从。杨氏诸多运筹,不过为我等做嫁衣耳。”
文廷式满意的拍巴掌:“就是这个道理。他们毕竟读的是圣贤书,心里头还是有朝廷有皇上,有君臣大义的。杨氏不过得了一点西洋奇技(yin)巧,一时蛊惑,又哪里比得上我煌煌千古圣贤之仁德教训?”
翁同龢笑眯眯的捋胡子,意味深长的道:“此番变法不同以往,毕竟是要向洋人列强吸取经验。这方面,年轻人的思路却要比老朽之人要灵活开阔的多。皇上毕竟年轻,有一些年纪相仿的青年干练之才辅佐,具体细务运筹起来,也更加的顺手。广厦,不错。”
“不错”从一代帝师嘴里说出来,俩字的评语意味着什么,众人岂能不知?这是要大力提携康有为啊!
康有为高兴的差点昏过去,噗通跪下一个响头磕在地上:“多谢恩相提携!”
这兴奋过头,读书人的体面都顾不得了。然而在场众人并不觉得他行为失当。要知道一位天下清流魁首,朝廷重臣之顶峰,垂青一个一文不名的小人物,这等于让他一步登天了!
站起身来,康有为两眼之中神光奕奕,主动请缨道:“恩相与诸位大人既要肇造千古之伟业,则心腹大患不能不除!那杨鼎世把持报纸,招摇撞骗,颇能蛊惑人心,对朝廷政论破多关隘。因此,行动之前,却要先将此人除却。”
文廷式扼腕叹息:“奈何杨氏狡猾,山东巡抚李有心无力,迟迟无法动弹。”
康有为咬牙切齿,那一行简直是他毕生之耻辱。如此大仇岂能不报?
他目露凶光,恶狠狠的道:“不论那杨浩是那些人推举出来的代表也好,只要将他除掉,朝廷趁势主导舆论。其纵然再想接续也是无可用之机会。”
“可究竟如何筹措?我等都是读书人,却不好行那荆轲盖聂之事。”
康有为昂然挺胸:“两日后,美租界开埠营业,那杨浩必然回来主持大局。届时,选一敢死之士操持火器,则可一枪毙之!”
翁同龢等人以目光相互顾盼,最后沉重的一点头:“好,此事就由广厦操办吧。”r1152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