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远光的态度恢复了冷淡,白疏桐的心情也跌至了谷底。
这周日子过得压抑,一边要整理学术会议的参会人员名单,一边还要沉下心来准备文献导读课的教案。
研究这一部分白疏桐彻底溃败了,败给了连硕士都没读几天的小师妹,白疏桐心里赌了一口气,想要在教学上扳回一城,才不至于让邵远光把自己彻底看低。
-
文献导读课的头天晚上,白疏桐紧张得一夜没睡好觉。这是她第一次上课堂,而且还是邵远光的课堂,成与败不仅关系到她的颜面,更会关系到邵远光的声誉。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利益共同体。
想到这里,白疏桐莫名有了底气,更多的是有了归属感。
文献导读课上得还算成功,白疏桐没有以老师的身份对文献进行点评,而是以一个师姐的身份带着师弟师妹们对文献进行探讨。
邵远光的文献清单上,关于积极心理学的文献只有寥寥两三篇,可白疏桐为了上好这节讨论课,私下里恶补了十多篇文献,又浏览了几十篇文献的摘要,这才勉勉强强地把课堂组织了起来。
站在讲台上,白疏桐偶尔瞥向邵远光的方向。他抱着怀坐在第一排靠墙的位置,因为桌子低矮,一双长腿别扭地从桌子下边伸了出来。他眉目舒展地听着白疏桐做着课堂总结,极为偶尔地缓缓点一下头。
即便动作轻微,白疏桐依然能感受得到来自他的肯定。这种肯定鼓舞了她,让白疏桐的胆子渐渐大了起来,也变得自信了,总结的最后,她尝试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这几篇文献都是积极心理学的经典文献,它告诉我们积极的环境能够改善人们的情绪、态度。但是,我觉得他们说得也不完全对……”
白疏桐说到这里,余光瞥了一眼邵远光。邵远光听了她的话,微微扬头,除此之外再无别的动作。
白疏桐顿了一下,继续往下说:“其实,有时候,积极的环境未必能改善人们的情绪,不仅不能改善,甚至还会让情绪变得更糟。这好像是一种反衬作用……”白疏桐犹豫了一下,感觉从生活的现象中提炼出对理论并不那么容易,于是她便从具象入手,接着说,“就像《k歌之王》mtv里的场景,一群人的狂欢营造出积极的气氛,但个体如果内心寂寞,则会感到更加格格不入,更加孤独。”
下边的学生茫然地看着白疏桐,白疏桐所说的寂寞孤独在他们这个年龄层中并没有引起共鸣,有些人甚至因为白疏桐对权威的质疑而窃窃私语。
看到这个架势,白疏桐有点说不下去了,气势也渐渐弱了下来。
曹枫坐在下边见状接了一句:“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他这句话接得恰到好处,和白疏桐所描述的场景十分相像,有的学生听了也渐渐缓过神来,点头表示赞同。
白疏桐看了眼曹枫,冲他抿了抿嘴。
-
这节文献讨论课上得并不出色,白疏桐懊恼自己最后头脑一热的临场发挥。如果不是最后的胡言乱语,自己的表现还勉强能算个合格。
白疏桐灰溜溜地走下了讲台,也没敢抬头看邵远光。研究已经做不好了,教学也乏善可陈,白疏桐觉得自己在邵远光面前已卑微得一无是处。
白疏桐下了讲台,邵远光站起做课程的总结。
他看了眼讲台下的白疏桐,清了下嗓子开口道:“这堂讨论课很不错。”
白疏桐听了愣了一下,抬头看着邵远光。
他高高地站在台上,身形笔直,嘴里说着夸奖的言语,脸上却依旧是风平浪静的表情。看着邵远光的神情,白疏桐刚刚兴奋起来的心情又重重跌落下去,他不过是在说一些客套话稳住课堂的局势罢了。
邵远光的夸奖点到为止,转而便开始总结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说了几分钟,他话锋一转,又回到了刚才白疏桐乱七八糟的结语上:“积极心理学是在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幸福,但幸福是抽象的东西,它代表的内容对每个人、甚至同一个人的不同时间点来说都可能不一样。”邵远光说着,看向白疏桐,“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对经典的反思极为重要。”
白疏桐屏住呼吸听着邵远光的评语,耳边曹枫凑过...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