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马车直接驶入皇宫之中,李智云却还坐在车上发愣,历史出错了吗?还是写历史的人出错了,张须陀怎么会在长安呢?
明年开春山东人王薄就打响了隋末农民起义的第一枪,《无向辽东浪死歌》也揭开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序幕……
但知世郎王薄之所以最后没能支棱起来,就是因为张须陀在齐郡,连续把他按在地上摩擦……
张须陀连着打败了他三次,让这位最先开始起义的农民领袖,始终四处奔逃,没有一块稳定的根据地,也没能建立起自己的基地,先是祸害了宇文化及,之后又祸害了窦建德,最后投靠李唐,被李渊猜忌给弄死了。
但是现在张须陀还在长安,那谁打的王薄啊?历史上没有记载他还当过长安的禁军守卫啊!
对了,他是在弘农起家的,最初是杨素的部下,杨素死后,他若没和杨玄感掺和造反的事情,有可能滞留在长安,毕竟山东齐郡处于泰山脚下,往来的盐运就是一大笔进项,可算是肥差,失去靠山的张须陀不是说去就能去的,不知道他最后走的谁的门路,裴蕴吗?
李智云瞟了一眼这位隋末的大奸臣,他正坐在车窗处,怔怔的看着窗外,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坏主意。
这个猜测很有可能——张须陀被后世人称为隋末最后的柱石,但事实上,为大隋江山做最后努力的人,并不止他一个,只是他的战绩比较辉煌,三十多战没有败绩……
这个主要原因是他个人能力比较强,其次是对手比较弱,最后就是杨广的照拂了——要兵给兵,要粮运粮,而就拿开仓放粮来说——
山东遭受水灾,张须陀看百姓活不下去了,就冒死开仓放粮,杨广听说之后,不但没有责怪,还夸奖了他,而同期放粮的其他官员,不是被贬斥,就是被砍头,若是没有裴蕴在里面的斡旋,恐怕张须陀的人头早就落地了。
而后期张须陀连战连捷时,南北的交通已经被叛军阻断,杨广居然还派出官员不远万里的慰问,特意找画工,画下他奋勇作战的样子,这番不合理的操作,就更像是裴蕴的手段了。
当马车最终停下的时候,张须陀再度跳上车将李智云抱了下来,裴蕴着急皇帝的病情,也不管两人,一路小跑的进了皇宫内苑。
可惜,这条忠义两全的汉子。
李智云的眼睛就盯在张须陀的脸上,一眨不眨,目光中带着惋惜怜悯,张须陀的形象满足了他对猛将的所有幻想——
身材伟岸,豹头环眼,络腮虬髯,肩宽胸阔,臂膀粗壮,行走之时气势刚健,有万夫难敌的威风。
最难得这等凶悍粗犷的汉子,却有一颗菩萨般的心肠,先是不顾性命的开仓放粮,救济百姓。
接下来,不畏艰险,不惜自身,连战连捷,试图以一己之力,平定乱世,就连最后战死也是因为救被敌人围困的士卒——当时他已杀出重围,看见部下被围住,又返身回去营救,如此往来四次,最终力竭战死。
在他死之后,大隋王朝再也无力组织起像样的反攻,也无力再控制地方的割据势力,变成了一盘散沙,并最终消亡。
张须陀被他目光看的有些发毛,但宫禁之中同,也不敢随意说话,只能装出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抱着他大步走向内宫。...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