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李申之辞别了家眷,过了太庙,来到六部桥边的时候,早已有一辆马车候在旁边。
时间刚刚好,当李申之的马车停下的时候,那辆马车上走下一个四十来岁的将军。
一看就是饱经风霜,睿智坚韧的武夫,定是吴璘无疑。
李申之抱拳道:“吴帅,久仰了。”
这句久仰是发自真心的敬佩,不论是在当下,还是在千年后,吴氏兄弟的战绩都是那么荡气回肠。
吴璘赶忙端住李申之的拳头,说道:“不敢当,不敢当。李帅之威名赫赫,当在吴某之上。”
吴璘的恭维,同样发自内心。
武夫都是直肠子,简单地寒暄了两句,便把手并行,朝皇宫大内走去。
李申之赞道:“吴帅坚守川陕,这次更是一举收复关中,当真是我大宋之军胆。”
吴璘老脸一红,说道:“李帅谬赞了。若不是李帅在应天府击溃金军主力,活捉完颜宗弼,我部断不会如此轻松地取下京兆府。”
李申之说道:“吴帅割爱河南府,这份恩情在下心领了,日后定会厚报。”
吴璘停住脚步,转向李申之,神情肃穆地说道:“李帅所赐物资十分丰富,正是我川陕军急需。李帅万万不可再言厚报之事。你我皆在边关,日后当多多相互照拂才是。”
李申之说道:“吴帅说得甚是,日后咱们要守望相助,同气连枝才是。”
两人不声不响地达成了一道口头盟约,吴璘面露笑容,说道:“老夫年长几岁,便腆着脸唤你一声申之老弟如何?”
李申之跟着满脸欢喜,喊道:“吴老哥!”
“哈哈哈……”
“哈哈哈……”
一个是力抗金军,避免了大宋的灭亡;一个是巧使妙计,让宋人看到了反攻的希望。大家互相恭维了一阵,都为得到了对方的认可而高兴。
两人的心情都十分愉悦,手把手地走进了皇宫。
和平时期最是可以发展经济。宋金和议之后,南宋的经济迅速恢复,连带着朝廷的收支都宽裕了许多。
原本只是用水泥砖铺就的一条条小路,如今整个皇宫里的地面全都硬化,显得庄严肃穆。
在内侍的带领下,两人来到了赵官家的偏殿。
在偏殿接见这两位封疆大吏,并不是赵官家想耍什么花心思,更不是不重视这二人。
恰恰相反,这是赵官家十分重视这二人的体现。
赵官家要在偏殿中请这二人吃饭。
受限于地形和财政状况,临安城的皇宫大概是历朝皇宫规模最小的了,赵构当年的康王府都比这里排场。
颠沛流离了半辈子的赵构,现在才终于有闲暇可以享受生活,好好打造一番自己的皇宫。
不多时,吴李二人便到了地方,赵官家正站在门口迎接他们。
“二位将军辛苦了!”赵官家双手握在胸前,欢迎着这两位封疆大吏。
李申之与吴璘赶忙上前唱喏:“臣拜见官家。”
见到二人恭敬的态度,赵构仿佛松了一口气,连忙说道:“快进来吧,看朕给你们准备了什么好吃的。”
赵构一手搀着一人的胳膊,领着二人走近了偏殿内,只见屋里摆着一张方桌,桌子上架着一口铜火锅。
见到这个阵仗,倒是让李申之大开眼界了。
仔细回想了一番,貌似自己还没有把火锅给“发明”出来,没想到这种吃法在这里已经如此普及,竟然连皇帝都喜欢吃了。
殊不知火锅并未大规模地流行开,而是在川渝一代流行罢了。
而川渝一带流行的火锅,其食材也与现在不太一样,是以各种牲畜的下脚料为主。
赵构请的是一顿真正的火锅,桌边摆着一个架子,里面放了好几盘牛肉片,羊肉片,还有各色果蔬。
赵构坐北朝南在主位,李申之坐在左手边,吴璘坐在右手边,把南面的座位空了出来供宫女服侍。
只见宫女将牛肉片下入锅中,轻轻地搅拌了一下,牛肉顿时随着沸腾的汤水滚了起来。
见此情景,吴璘的眼眶已然湿润了。
赵官家招了招手,说道:“吴帅尝尝这青盐正宗不正宗,朕好不容易才搞到了这么一点。”
宫女端上来蘸料,给三人一人分了一份,然后将煮好的牛肉片给三人分了分,再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