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智涵准备启程,段老道将他送到岳阳楼旁边的南岳坡码头。
挥手告别后,朱智涵登上了去汉口的客船。
他打算先去武汉三镇,然后再从汉水乘船,去道教圣地湖北武当山。
到那里拜访武当派奇人名师,学成正宗的内家功夫后,再去四川埋葬师父的灵发。
朱智涵晚上到汉口住下来,次日乘渡船去武昌蛇山,参观“天下江山第一楼”的黄鹤楼。
他兴致勃勃地登上顶楼,面对滚滚长江,极目楚天烟云,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涌上心头。
朱智涵面对烟波渺渺的长江,引出万千思绪和忧愁。
自己独自一人在外奔波漂泊多年,何处才是家乡?
哪里是温柔的港湾?
他想起了自己的山东老家,想起了年龄最小的桃花妹妹……
突然,“叮咚”“叮咚”嘈杂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转过头去看,一伙革命党人爬上楼,向楼下抛撒大把反清传单,然后飞快下楼逃跑了。
传单如雪片般飘下去,很多游客争着捡起来看。
朱智涵下楼去,见几个年轻人拉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国”的横幅。
有人在圈子内发表演讲,宣传革命党人的主张。
不少青年男女挤进去听讲,朱智涵也围了上去。
“啊!——”
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尖叫,朱智涵转身过去,见有个小偷抢了一个姑娘的挎包,在前面飞跑,一个军官模样的男人跟在后面追赶。
那小偷逃跑功夫出众,军人体胖追不上,眼看就要逃脱。
朱智涵马上运足轻功,几个跳纵追上去,一脚将小偷踢翻,伸手夺过挎包,快步回来还给那个姑娘。
姑娘伸手接过挎包,轻声细语地再三道谢。
然后向朱智涵莞尔一笑,精致的俏脸上姹紫嫣红,好像一朵桃花在阳光下盛开。
朱智涵听姑娘操一口山东泰安口音,便仔细打量她一眼。
姑娘大约二十二三岁年纪,五官清秀,衣着素雅。
浅色的挎包上,绣着一朵深红色的小桃花。
朱智涵看见包上的小桃花,想起了失散十几年的桃花妹妹。
他努力回忆桃花妹妹的模样,忽然想起来,妹妹耳朵下面有颗黑痣。
于是,不由自主地多看她两眼。果然,她耳朵下面真的有颗黑痣!
朱智涵心跳加快,用颤抖的声音问道:“听姑娘口音,可是山东泰安人?”
姑娘回答:“俺是泰安人,听大哥口音像是同乡。”
朱智涵心情激动,忙问:“姑娘可有个哥哥叫朱永才?”
姑娘望了望朱智涵,问道:“是呀,大哥你认识他?”
朱智涵脱口而出:“我就是朱永才。姑娘你是?”
姑娘看了几眼朱智涵,突然眼睛发亮,兴奋地答道:“三哥!俺是朱映红,小时候叫桃花。”
朱智涵上去一把拉住朱映红的手,亲切地叫一声:“桃花妹妹!”
朱映红激动地双手抱住朱智涵,连叫两声:“三哥!”“三哥!”接着“呜呜呜”地抽泣起来。
正在这时,军官模样的男人跑了回来。
他眼睁睁地看着这两人,感到十分诧异。
他见妻子在哭泣,以为她受了欺负,准备上去揍这个男人。
朱映红喊一声:“楚雄,这是俺三哥!”
军官一愣,反应过来后,忙上去打招呼:“三哥,我是朱映红的丈夫吴楚雄。”
真是无巧不成书,朱智涵寻遍山东和南方诸省,没想到在远离家乡的武昌,意外地找到了失散十几年的桃花妹妹,朱智涵喜极而泣。
小两口非常热情,将三哥接到了新婚的家里。
朱智涵告诉妹妹,父亲和大哥被官兵打死了,自己讨饭到泰山脚下,被道士无为子救起。
后来在玄真观出家入了道,道号叫智涵。
现在准备去武当山拜师学艺,然后去四川埋葬无为师父的灵发。
朱映红一边哭,一边讲述自己的离奇经历。
桃花五岁那年,跟随母亲和黑牛逃荒要饭,辗转到了扬州郊外。
不久黑牛饿死了,母亲突然得了重病,去世前将桃花托付给一个老乡。
这老乡是个菜农,经常带她一齐去大街小巷卖菜。
在一次上街卖菜时,桃花被一个人贩子骗到背街小巷里抱走,带到镇江贩卖。
几次转手后,被一个汉口的小商贩买走。
这商贩恰好也姓朱,夫妻膝下无子女,把她当成宝贝。
十岁那年,给她起名叫朱映红,并送到学校里读书。
朱映红二十一岁那年,认识了在军校读书的吴楚雄。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