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港城的所有艺人们,都只能从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和亚洲电视艺员训练班,这两个电视台的表演培训机构里面,学习相关的表演艺术知识。
而无线电视艺员训练班和亚洲电视艺员训练班,都只是两家电视台,为了自己招募艺人而设置的短期培训班,为期只有半年,还是学习三个月,实习三个月。
而且,这两个培训班,都主要是进行演员的培养,虽然后来也增加舞蹈艺人和司仪(主持人)的培养,但是说实话,始终都不够专业和系统。
更重要的是,这两个培训班,根本就没有太多幕后人才的培养机制,就连艺人的培养,每年也就那么几十个人而已。
这种情况,对于在七八十年代,号称“东方好莱坞”的港城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让人难以置信!
而那些在港城娱乐圈辉煌的年代里,涌现出来的众多歌手,更是没有一个,是音乐专业院校里面培养出来的。整个港城在港城演艺学院创立以前,也没有一家专业的音乐院校。
在此之前,所有的歌手,要么,是由演员“兼职”而来,“演而优则唱”进入唱片公司,再由唱片公司进行专业培养!要么,就是由唱片公司,从民间发掘而来,再由唱片公司内部进行培养。
当然,还有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专业院校毕业以后,再来港城发展得不错的一些歌手。
直到港城演艺学院创立以后,港城才有了唯一的一家,覆盖了表演、舞蹈、音乐、戏曲和幕后等所有娱乐圈所需技能的专业院校。
即便如此,由于港城的电视产业,没有实行“制播分离”的专业制度,港城所有的演艺资源,都主要集中在两家电视台,以及与其相关联的电影公司手里,港城演艺学院的毕业生,很难获得专业的演艺资源。
而且,别看港城的电影产业,曾经火遍整个东南亚,但其实,港城的影视产业,根本就还没有形成专业的“影视工业化”,绝大多数的电影剧组,都是一些临时的“草台班子”。
好多的电影,连基本的剧本都没有,仅仅凭借着几个还过得去的创意,就开始拍摄了。这种情况,还在港城的电影行业里面,创造了一个港城影视界专有的专业术语:飞纸片。说穿了就是,剧组的演员甚至是导演,拿着一张编剧临时赶写出来的纸片,当做剧本来进行拍摄。
更多的电影剧组,只是看见了有一部电影票房大卖之后,马上就跟风制作一些,相同类型的电影来赚快钱。更有甚者,一些跟风制作的电影,类型相同,剧情相似,布景照搬,连演员都不变。
在这种情况下,从业者的专业技能和素养,在大多数的电影剧组里面,都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东西。艺人的表演资源,更多的是公司的安排和推荐,以及自己的人脉关系。与这个艺人是那个专业院校毕业,基本上没有了多大的关联。
所以,在这种环境之下,直到几十年以后,港城演艺学院这所港城唯一的专业表演艺术院校,也还是发展得不温不火,甚至不为人所知。
这种种情况,也是后来,港城的整个娱乐行业,在度过了最辉煌的那些年以后,马上就显得“青黄不接”,迅速衰败的原因之一。
这对于重生以后,立志要振兴港城娱乐圈,并且把港城当成了发展大本营的龙云来说,简直就不能忍受。
在龙云有关娱乐产业的谋划里面,在港城的影视产业里面,推动实行“制播分离”制度,形成专业的“影视工业化”,以及资助港城专业的娱乐演艺院校发展壮大,就是最重要的三步。
在港城的影视产业里面,推动实行“制播分离”制度,龙云除了全资控制李泽华现在旗下的港城卫视,让其与无线和亚视实现“三足鼎立”以外,还打算利用李老先生与无线的邵李老先生、亚视的两大股东林老先生、邱老先生熟识的关系,来打破僵局。
他可以利用李老先生与他们的关系,先对他们进行接触和熟悉,进而入股两家电视台,获得一定的话语权,然后对他们进行各方面的说服,最终在这两家电视台里面,推动实行“制播分离”制度。
至于在港城的影视行业里面,形成专业的“影视工业化”,没有别的办法,只能由龙云拿钱来堆,持续的投资电影电视,并形成自己的“影视工业化”制度,来带动整个港城“影视工业化”的进程。
而资助、推动港城专业的娱乐演艺院校发展壮大,眼前的港城演艺学院,就是他唯一的选择了。
……………………
……欲知后事如何,敬请期待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