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羲遥要调去边境时,河间传来旱情。今年的庄稼在暴晒下全枯萎,河间这一年将颗粒无收。而大羲三分之一的粮食皆由河间地区产出。
同时,陇中来报,黄河改道,十户九伤,那漫漫黄泥水下是曾经平静祥和的座座村庄。
一时间,前方战场上兵粮配给不够,敌军固守靖城,短期内难以攻破,需要粮草支持。后方旱涝两全,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更是需要粮食来应对。
眼看着天气越来越热,沈羲遥每日眉头紧皱,国库虽有存粮,却无法同时满足各方需求。同时,大水之后的疫情也令人必须做好准备。
每日我都会看到他在养心殿与大臣商议解决之道,该做什么,该派谁去,该如何尽快有效的解决。
每每此时,我都安静地坐在那道厚重的帷幔之后,听他的治国方略,领教他的天资才智,也感同身受他的忧虑。那把龙椅,坐起来并不如众人所想的舒适自在。
在其位,谋其事。皇帝也不好做。
国事危急,沈羲遥没有翻牌子的兴致。这样一来,我便日夜陪在他身边了。
几乎每晚我都会听到他无意间沉重的叹息,看到他难掩的疲惫神色。每晚他都会批阅奏章到深夜,时常趴在桌上睡着。一个时辰不到又会醒来继续看奏折,敲定最合适的人选,确定所需的钱粮。慢慢地,随着军情加紧、灾情加重,他开始彻夜不眠,孤灯长伴,为了给前方制定最快最有效的解决之道。
这样的情况下,对我的看管放松了些。除了素心可以在清晨及傍晚陪我在御花园偏僻处散散步外,那把锁住我的金锁也只是象征性地挂在了门上。于是,我也终于可以想办法去做一些事。
政策颁布下去,河间鼓励百姓打井,打一口朝廷奖赏二十两,免之后三年徭役赋税。
陇中修建堤坝,将大水分流开去,组织百姓重建家园,又派了医官及时控制疫情。
西北禁止粮商哄抬粮价,否则没收财产,同时朝廷以高出民间的价格收购粮草再低价卖给民众。
同时,各处都分发了可供一时之需的钱粮物品下去先解燃眉之急。
但是天灾人难定。那些良策一道道施行下去却所收甚微。沈羲遥紧皱的眉头没有一天能舒展,食不甘味,夜不能寐。我只能宽慰他,再好的药也不能一剂到位,总要一些时间。更何况应对战事灾情,光是送粮传令就需要时间,更何况实施。但我相信,也请他相信,再过段日子一定会出成效来。
这期间,沈羲遥去了几趟蓬岛瑶台。我想他是要笼络凌家做一些绸缪。因为需要凌家的时候到了。
大水过后,疫情由于控制的及时,未大面积爆发。
河间百姓打井收到成效,还来得及种一茬庄稼,能解了过冬的粮食问题。
而羲赫也终于收复了靖城,虽然...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