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2章 无处再求医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大约从她十二岁起,谢家下人们慢慢传出来,大小姐养花特别好。于是最先是胥家有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把自家那些徒长枝叶不开花的、开花不好的、没精打采的,拿来让她看看。但是说来也怪,只要拿来的时候还有绿色,最多让她养一个月,无论什么花,不仅生机勃勃,而且开花极盛,偶尔还有变种。

    最奇怪的,牡丹芍药这两个名种,自古享有盛名,但是却偏偏不能在湿热多雨的南方养。可总有那不信邪的爱花人,从北地带了过来,结果当然是奄奄一息苟延残喘。最后终于有人辗转找到谢家,托大小姐帮着看看,结果一个月之后,果然是一丛茂盛的国色天香。

    这一来谢自然的养花之名不胫而走,但凡养花的人家,无论穷富,熟不熟悉的,只要自家的花有了疑难杂症,都托人来找这大小姐。谢寰夫妇为人良善,看女儿也不觉疲累和厌烦,也就从未反对。

    所以谢家从上到下,对此几乎是来者不拒,以至于谢府后门,三天两头的要纳客。于是谢家放出话来,每月初一十五,大伙儿可以来门前,取的取,送的送。后院大小姐闺房之外的花园,几乎就成了一个花诊所,培育园。

    可是一个十三四的小姑娘,大家该怎么传诵呢?时人若有花抱恙,试问城东谢自然?然而清正富足人家的小姐,闺名就这样叫,好吗?

    要不然花神?这名头太大了。谢小姑谢小娘?谢小姐谢花童?简直没个庄重合适的,最后也不知谁,就拿谢孝廉挡门面了。其实这里面呢,也隐着大家对于谢孝廉的亲切,和尊敬传扬之意。

    于是皆大欢喜,就这么传了开来。

    而说起这位谢自然,那可是有的说了,乃至于百姓私下里,有人叫她“怪小姐”,但因为谢家中正良善,这么称呼的人总被人顶回来,才慢慢的没人叫了,而是亲切的称之为花姑娘。

    富足之家的女儿,当然是深居简出的,所以这谢家长女,极少有外人见过。多年以来,滤去以讹传讹的夸张说法,依谢家流传出的说辞看来,这女孩儿倒有诸多奇异之处。

    据传此女生来聪慧,一岁出头就能说话,这也就罢了,但是却生来不食荤血之物,若有一点荤腥入口,便是呕吐不已。当然试过一些调理肠胃的药物,结果也是全部吐出,看得人揪心不已。这样一来,常年不着荤腥,又不服汤药,能走路开始,便明显的现出瘦弱来。

    无奈之下,谢夫人便听信了人言,说这女儿是有善缘的,于是便在她七岁那年,随了尼姑去吃斋念经、修行游历。先后跟随了两个师傅,历时三年,十岁回家之后,有时候无意的言辞中,隐隐便透出清静玄妙的味道。

    果州城西有大方山,山顶有座古庙。谢自然无意中跟母亲到了这里,见到庙中供奉的老君古像,从此就念念不忘,常常央求母亲,让人带着去庙里去,去了也不做别的,就是静坐,而且一坐就是一小天。谢夫人几次阻拦不得,不忍之下也只能让下人小心跟随照料,但又总被谢自然赶得远远的。

    说来也怪,这谢自然跟随尼姑三年,本属佛家,但是自打见了老君像,却让母亲寻了些道家典籍,自行诵读。谢夫人心下惊异,与整日忙着教书的谢孝廉商讨,也没讨来一个主意,自己又忙着打理布庄,只好任她去了。

    所以谢寰夫妇才任由女儿去帮人“治花”,总比在家里看那些云里雾里的经书要好吧!

    自家女儿这些事情,谢夫人自知有些怪异,所以便令下人们不得乱传。可是下人们多是本地人口,久而久之人多口杂,终究还是星星点点的传了出来。

    就如此过了三四年,大家都已经习惯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