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四十六章 拍卖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话说流一把钱给了一半让小姑娘扩张“江湖小吃店”,而剩下的一半便和“疤爷”在成都做起了小生意,可谁知道两人很快就赔光了……

    他们开店卖过衣服,小家电,鞋子等,可惜不小心进了假货搞的血本无归。后来又买了个小车开始卖:麻辣烫,塌煎饼,小饰品之类的,后来也给人家做过苦力当搬运工……

    无奈现在的社会到处都有城管,做生意的又多,流一他们的生意就越做越惨淡,有时每天还不如做叫花子赚的钱多。后来流一只好和“疤爷”做起了他的老本行,倒腾古董,其实也没啥真货,就是凭一张八寸不烂之舌把死的说成活的,一快地上拾的石头都能卖个几百上千的。流一虽说不愿做此行当,但苦于生计,也只好暂时委屈一下了。

    于是每天凌晨5点流一和“疤爷”他们就会挎着个包袱,来到市内的“送仙桥”古玩市场,然后找个位置铺开自己简单的地摊,开始等待一天的生意。

    在成都的“送仙桥”古玩市场中偶尔摆摊的人们大都来自农村。他们手里的东西有的是盗的,有的是祖传的,还有的是挖墓挖到的。而同时,像流一这样的职业“倒客”们也早已等待在这里,每一天,他们也许只带区区百元,就能淘到好东西。

    流一和“疤爷”他们做生意不像别人,两人从来就只在“送仙桥”呆半天,一到中午就卷起包袱找个地方吃饭闪人,然后下午或去郊外农村,或去街头巷尾里吆喝着收些小玩意,简直比那些收破烂的还要敬业……

    但成都毕竟是个文化古城,做这一行的人也多,到了乡下随处可见挑着箩筐的收荒匠们,他们三五成群,白天在外“收货”,傍晚就在古玩市场周围的小茶馆里一边小声耳语,一边用手比画做着买卖。

    成都的“送仙桥”文物古玩市场一直保持着它的“老土”的形象———甚至有人称这里为“鬼市”。“送仙桥”不仅保留有七八十年代的地摊买卖,而且逢周三、周日更有赶场的民俗。但正是这样一个看似简陋的市场,却非常符合古玩玩家的胃口。某古画玩家说,许多真正的古玩来自于民间,而对来自民间的小商贩和玩家来说,高额的房租、水电等费用,让他们望而却步。“而“送仙桥”对于这类的玩家,市场门槛越低,大家也愿意进来。”

    在“送仙桥”古玩市场上全是买卖旧东西的,甚至连旧的电器,毛、主、席像章和破板凳都有人收。一些各种瓶瓶罐罐、屋顶上的砖瓦、老手表、三寸金莲穿的旧绣花鞋,大大小小的破铜钱、鼻烟壶、各种旧家具、字画、雕花的研台、笔墨黄纸、老烟斗、瓷器、漆器、金银铜铁锡的各种玉石的各种首饰,只要是老东西,就基本上什么都有卖,也什么都有人收。但前提是你拿的出来的东西有了一定的年纪!

    而流一和“疤爷”就在这样的“送仙桥”古玩市场中勤奋的做着生意,偶尔十天半个月的也会去“江湖小吃店”中看看小姑娘,大家叙一叙旧,毕竟“江湖小吃店”中也有流一的一部分投入嘛。

    流一和“疤爷”他们本来只是安安分分的做点小生意的,可也许是老天开了眼,要不就是发了疯,“运气”这东西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紧紧的粘上了他们。

    那是一个周日的清晨。

    天刚蒙蒙亮,流一和“疤爷”就来到了“送仙桥”古玩市场,然后打开了各自的包袱就摆起了摊来。这天正逢民间的赶场,所以来往的人群特别多,流一和疤爷也卖出了不少“破铜烂铁”。可不一会流一和疤爷就发现有个老头,已经蹲在流一的摊位前看了大半天了。

    这一看就是一个多小时,终于憋的“疤爷”朝那老头嚷了起来:“我说老头子,我兄弟的这些东西也不贵,你老要是看上了哪个随便拿点个钱出来买回家去天天捧看着不是更好?”

    只见那老头子并不理会“疤爷”而是抬起头盯了流一看了好久才指着一块玉石开口问道:“小伙子,你这块玉石是从哪淘来的?你……想卖个什么价?”

    流一见老者指的那快玉石正是自己前几天从郊外一个乱坟岗里拾的,于是就实话实说了,至于价格嘛,流一很不好意思的开了1000块。毕竟人家也是要吃饭的嘛。

    只见那老者犹豫再三,在摊子钱踌躇了半天,终于是良心战胜了贪念道:“小伙子,看你待人诚实,我也就实话实说,这东西值老子个钱了。但这东西从来就只属于有缘者,既然它归入你手,我若刚才起了贪念1000块买走,只怕也是落了个横死。这东西也只有你心甘情愿卖出去,得到的人才会平安无事……”

    这一说,一旁的“疤爷”摸不准老头到底是想买还是不想买,于是急道:“我说老头子,你都在这看了半天了?这破石头又不贵,你买不起也不至于编这么一堆瞎话来晃点我兄弟吧?什么有缘者,什么落个横死,你要是没钱,就别说什么大话。”

    老头一听来气了,从口袋里掏出厚厚几捆钞票,足有几万块,表示自己有钱,然后拿出本证件对着疤爷道:“我是成都古玩协会的胡屠,胡、主、席。想当年在老市场“杜甫草堂”,到现在搬迁到这的“送仙桥”古玩这个新市场,有哪个开店的不认识我,你这小伙子居然敢说我是晃点骗人的?”

    “疤爷”接过老头的证件和流一看了半天貌似不像假的,然后“疤爷”又找了自己熟悉的几个朋友一打听,这老头子居然真的是成都古玩协会的主席,于是立刻肃然起敬,口气大变,让老头多多照顾,少收点保护费,然后非要请老头去市场门口的火锅店里去吃涮火锅,顺便详谈。于是三个人就各自收拾东西,一起奔向了火锅店。

    四川是中国的三大火炉之一,而四川成都的火锅也就一个字“辣”,只见流一叼起一片蘑菇在辣的那半盆锅底里涮了下,却不知这锅底的辣椒放的太多了,

    而流一又不能吃辣,直辣得他流眼泪鼻涕全流出来了,在那吐着舌头哈着气。看着周围那些非主流女孩们大口大口吃着涮满辣椒的火锅,流一直感慨到四川的的女人不愧被称为“辣妹子”!

    “疤爷”吃了两口也辣的端起桌上的白开水不断的往嘴里灌,然后对那胡老头说:“我们兄弟两本来出来做点小生意是想混点小财的,可没想到现在形势不是很好,摆摊儿的一大把,每天朝不保夕的,今天冲你这话,要是这东西真能卖个好价钱,我们兄弟分你一半,也好告别这种受罪的日子。”

    流一拍了拍疤爷的肩说:“兄弟,我也跟你说句掏心窝子话,其实这日子虽苦,但总是个心安理得,不像别的人仇家多,一个不小心就载里去了。”疤爷知道流一说的是被他杀死的刘耗子,便也匝了匝嘴,不吭声了。

    “好!好一句心安理得。就冲你这句话,这东西的底我也会和你们讲清,免得被人花小钱套了去。等讲清后你们要是信的过我,我就安排下把它在拍卖会上卖出去,至于这个分成嘛,我也不敢要一半,你们分我一成就可以了。”胡老头听闻流一此话,顿时拍案叫绝道。

    “客套话你也别说了,我们兄弟两都是实在人,老爷子,你就说说这东西到底是什么好货色吧?听你的意思还要拿到拍卖会去卖,那这感情值不少钱那!”疤爷一听这东西可以上得了拍卖会,立刻来了精神,追着老头询问。

    “这个……”只见那胡老头低下头来,小声对着流一二人问道:“不知两位可否听过传国玉玺和氏璧?”

    “听过!当然听过!不就是秦始皇在地上拾的那块石头吗?可我看这玉石就这么点大,怎么也不像传国玉玺和氏璧的样子啊!”疤爷连连点头说明自己知道,但又疑惑起来。

    “这个当然不是和氏璧,但不知道你们听过这么个故事没?”只见那胡老头清了清嗓子,继续说道:“当年秦始皇灭六国统一中国后得到和氏璧,于是秦始皇将其琢为传国玉玺,命丞相李斯在和氏璧上写了「受命於天,既寿永昌」八个虫鸟篆字,由玉工孙寿刻到上面。后来秦二世死了,子婴便把传世玉玺献给了汉高祖刘邦,授之为「汉传国玉玺」。又等王莽篡权后,向孝元皇太后逼索玉玺,皇太后大怒,把国玺狠狠砸在地上摔崩了一个角,王莽让人用黄金镶补,尽管手艺精巧,但宝玺终究留下缺角之痕……”

    “你是说,这块玉石就是当年孝元皇太后摔崩的那个角?”流一听闻此话后大惊。

    “不错!正是如此!”老头小声但坚定的说道。

    “胡屠——糊涂!会不会是你人老眼花,真糊涂的看错了,这么一个破石头怎么可能是那块传国玉玺上掉下来的,再说怎么又会跑到成都郊外的乱坟岗里……”疤爷不太相信的看着胡老头,深怕这老头是成天闲的没事来耍两人玩的。

    “我虽然人有点老,但毕竟是这全国六大古玩玉器市场之一城市的古玩协会主席,天天都在市场或博物馆中锻炼眼力,我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