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卷 京城风波恶 第六十四章 状元是怎样养成的(上)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杨澜低着头,整理了一下衣衫,然后,视线往下,以四十五度的角度盯着前方的汉白玉地砖,缓步而行,来到了大殿正中,站在方文,庄际昌身边。

    一干士子的目光齐齐落在杨澜身上,有诧异,有惊叹,有嫉恨,有愤怒,有不可置信,有深深的失落,各种各样的情感在两百多双目光中流淌,在大殿并不算宽广的空间内,相互交错,四溢,气氛因此而变得怪异。

    方从哲和一干大臣同样以复杂的目光望着杨澜。

    自然,写出那篇惊世骇俗的策论正是杨澜了!

    也只有来自后世的他为了出位,才可以如此肆无忌惮。只要能将策论送到皇帝面前,杨澜相信,自己决定能获得万历皇帝的青睐,至于那些大臣,杨澜觉得就算是触怒了他们,也是一时间的事情,最后,他还是能够摆平的。现在当权的浙党一派,在天启上位之后,他们便会落得惨淡收场,所以,不足为虑。

    当然,不仅浙党,只要是文官们对杨澜那篇策论{ 都会不满。

    只不过,策论终究是策论,不过是空谈,要想如策论所说的那样制定新的商法,矿法,税法,建立新的收税部门国税监,不晓得要花费多少时间,各部门也不知道要经过多少扯皮才能完成,必定是件旷日持久的事情。万历皇帝的身体还能支撑到那个时候吗?

    够呛!

    说到底,这纯粹就是一篇马屁文章,一篇大拍皇帝马屁的文章,其实,那些文官们也知道,若真要按照这篇策论去做,其难度之大,简直难以想象。几乎不可能实行。

    不过,这杨澜能在策论中提出这样的建议,其眼光的独到,胸襟之开阔,头脑之灵活。远远地过了大部分士子。

    人才啊!

    但是。像这种背后没有强大背景地改革派人才不但不能大力提携。还应该大力打压才行。不然。若让他像万历朝初期地张居正那般上位。一定会大权独揽。那个时候。他们地门生子弟还有路可走吗?

    这才是那些主考官们坚决主张将杨澜打入末等地真正原因。

    并非因为策论地内容。而是因为作策地这个人!

    他们原先地算盘打得极好。认为在自己等人一致地打压下。沦入末等地杨澜最终会被排斥在官场之外。吏部地那些同党官员得到了信息。也不会任命其为官。多半会采用拖字诀。让其流连京师。最终用尽盘缠。仍然求进无门。不得不黯然归乡。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谁又料到万历皇帝一时兴起。将决定考生们名次地权力交给了皇长孙朱由校。谁又料到皇长孙竟然会让他们把所有考生地试卷都交进宫去。谁又能料到在短短地一晚地时间。皇长孙竟然能从那叠又厚又高地卷宗后面把杨澜地策论翻了出来。谁又能料到皇长孙竟然会将杨澜地策论评为一甲呢?

    负责评卷地考官们犹如被人当头打了一棒。像斗败了地公鸡。失魂落魄。

    失落片刻之后,有几个激进之人便飙了,他们向万历皇帝上疏,认为皇长孙的决定太过荒唐。让皇长孙决定科举名次地决定同样荒唐,为国家取士,那是何等荣耀严肃的事情,怎能交给一个小屁孩决断。

    担心万历皇帝不受理这些奏折,他们甚至赶到了司礼监,一定要司礼监的太监把他们的奏折马上呈给皇帝阅览。

    躲在深宫的万历帝知晓这消息之后,他也想看看朱由校的什么决定居然引起了阅卷官这般强烈的反弹,于是,他让内侍把朱由校评定的名单拿来。顺便把那些试卷送到自己面前来。然后,他现朱由校所评定的名单和阅卷官们选出来地并没有什么不同。唯一不同的是,一个被阅卷官打入末等的考生被朱由校选进了一甲。

    自然,万历皇帝便将杨澜的策论挑了出来,认真阅览。

    起初,万历皇帝还有些不耐,认为这策论行文平平无奇,提到经义,也多为一言代之,且都是老生常谈,毫无自己的阐释,随后,提到他的丰功伟业,虽然也是赞叹之多,到转折处,竟然直指自己做得不够!

    看到这里,万历帝重重地拍了拍龙案。

    狂生!

    打入末等也还罢了,应该将其逐出京师,永不录用才是!

    忍下怒气,万历帝继续往下看去,他越往下看,心中的怒气便越来越少,心中的那份惊奇就越来越多,同样有拍案而起的冲动,原因却并非愤怒,而是赞赏!

    为什么?

    为什么!

    为什么在自己年轻地时候没有遇见这样的人?

    当初,张居正去世,当了许多年傀儡皇帝的他为了拿回原本属于自己的权柄,在那些被张居正打压的大臣的支持下,推翻了张居正的许多政策,且以贪腐之罪抄了张居正的家,那时,他颇有一番扬眉吐气的感觉,那时,他认为自己能做得比自己地这个老师要好,那时,他认为在那些大臣们地辅助下,大明朝的未来会一片光明。

    然而,很快他就现没有老师在身边,那些大臣们就像去除了颈上锁链地巨獒一般,他根本就无法控制他们,很快,他便陷入了群臣的攻击之中,无论做什么,都是一个字,错!错!错!

    他的许多想法都得不到他们的支持,他的改革计划只是一个笑谈,还未出深宫便被那些大臣否决了,他想选择自己的继承人,也得不到那些人的认可,因为这有违祖宗法度!就连他上朝时的姿势懒散了一些,也有些为了赚取名声的言官站出来大声指责他。

    年幼的时候,他因为见过祖父嘉靖帝廷杖那些大臣,午门那里经常有大臣被杖击而死,童年的这个记忆给他留下了非常深的阴影。等他登基之后,他便很少采用廷杖地方法对付那些不听话的大臣,不想,那些人把他的宽容当做了软弱。

    于是,在那些大臣的逼迫下。他一步一步的退缩,最后,退缩到了深宫之中。

    祖宗法度,这便是那些大臣手中地大杀器。

    那个时候,如果自己身边有个杨澜这般的人物辅助,有他来为自己挡风遮雨,对付那些食古不化的大臣,情况或许会不同吧?

    张居正去世之后,以后的那些辅要不干脆就站在他的对立面。要不就是在他和大臣之间和稀泥,稀泥和不下去之后便离职而去,一个接一个。没有人真正站在他那边,没有人真正支持他的那些治国理念。

    如此,他自然便滋生了人生苦短,何不及时行乐的念头。

    如此,一过便是数十年,时间随着春夏秋冬缓慢而坚决地逝去了!

    如今,他终于见到了一个不畏祖宗法度的士子,终于有一个士子坚定地站在了他这一边,他支持他的收税政策。并且,认为他做得还不够,在策论中,那士子强烈建议他建立一个完善地税务系统,制定法令,以便正大光明地收取赋税。

    富人原本就该承担更多的赋税,穷人原本就该少承担赋税,的确,士绅集团是帝国统治地支柱。然而,占据帝国庞大人口基数的广大平民才是帝国统治的基石,基石若是不稳,支柱再牢固又有何用处?

    真是人深省啊!

    可惜了!

    可惜了!

    万历皇帝阅完杨澜的策论之后,长身而起,出了一声长叹。

    他非常清楚他自己的身体,恐怕过不了多少年了,对此,他已经看得很开了。他不像祖父那样问道神仙。以求长生,他非常清楚。那些所谓有道高人不过是些骗子而已,他祖父临死前的那般痛苦他也亲眼目睹过,他不想死之前还要受那份折磨。

    他已经能够坦然地面对死亡了!

    可是,现在他却希望自己能够活得长久一些,他还想做一些事情!

    这样的一个人才啊!

    可惜了!

    万历皇帝知道自己那个儿子朱常洛的德性,因为被自己不喜,害怕被废,养成了他唯唯诺诺,有些软弱的性格,并且,因为太子之位是由那些文官集团替他保住地,对于文官集团他有一种根深蒂固的信任,若是自己驾崩,太子即位,多半会抵挡不住那些文官们的压力,多半会像自己的父亲隆庆皇帝那样,成为一个人肉图章,大臣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在诏书上面盖章就行了!

    在这种情况下,像杨澜这样离经叛道的士子前途可想而知啊!

    到是自己的这个孙子独具慧眼,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从这么多份试卷中找出这份策论来,居然能够力排众议,将其从末等中挑出,选入一甲。

    从外表上来看,这个十多岁的孩子显得有些柔弱,不想,骨子里却有着成祖的血气,看来,我大明是后继有人了!

    这个士子今年才十八岁?

    嗯!

    很好!

    正好将他留给由校,由校和这士子年龄相仿,日后,必不会像自己登基之后那样,成为权臣手中地傀儡,他们君臣两个正好相得益彰,希望能同心协...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