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结束了,却不知道两方谁是胜利者。
“西天子”王子朝被俘,麾下三万众死伤过半,余者或逃或溃。
刘公刘卷跌落马车,没于乱军之中,单公单旗全身受创六处奄奄一息。两家八千族兵,生者不足千人,损失不可谓不重。
夏谕勉强算半个胜利者,捞到了大量的政治资源,此战之后声望大增是必然的。
孔子也算是胜利者。
孔子一直试图恢复周礼,维护周王室定下的社会秩序。这次他披甲冲锋,一战俘“假天子”,稳固了嫡长子继位的周悼王的法理。
此战孔子居功至伟,可他心中却无半分欣喜。
原因无他,杀戮太重了。
此战交战双方三万余人,战斗结束之后战场下留存之数不过三四千众。事后统计,伤亡人数不下一万五千,余者或俘或溃。
孔子犹记得那日的战场,矛戈断折、尸积如山,遍地血红,不乏内脏短肢体,宛若人间地狱。
正值冬日,那些幸存者大都蓬头垢面,面色痴呆,浑身脱力的瘫软在残尸之间,温热粘稠的鲜血混合着冻土融化产生的泥浆染透了衣物,又被寒冷的天气冻的板结。
一群人虽死里逃生,但眼神呆滞而又麻木,宛若活死人。
孔子在收敛俘虏时将这一切都看在眼中。这位日后的圣人越发觉得尊奉周礼、恢复旧制,以礼乐止戈之事已迫在眉睫。
洛阳之战伤亡如此之重,就连夏谕也没有预料到,是他低估了十面埋伏所带来的效果。
一场中等规模的战斗亡者过半是什么概念?春秋时期的战争并不像战国时期那样残酷,动不动就斩首数万,坑杀十几万什么的。
一来春秋时期的大规模战争几乎都是争霸战争。其目的是打败、打服对手取得霸权,而不是为了杀人。
二来春秋时期没有大规模职业军队,列国实行国人兵役制,国人\"三时务农,而一时讲武\"。主体军队是国人组成的半农半兵的征兆兵,战斗意志并不强。
大规模的职业军队还得等吴起在河西组建魏武卒。
像洛阳这场三万人的对战,死者过半在春秋战争中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因为一般死伤个三四千人,单刘二公的军队肯定先崩溃,而不是死战乱战几乎全军覆没。
比如吴楚淮南之战,双方兵力合计十余万之多,战场上双方的亡者也不会超过两万,绝大大部分都溃逃、被俘了。
王子被俘虏那日,夏谕立于城头,观城下尸山血海,心中却是诡异而平静。
这就是接下来要持续三百年的战争吗?
夏谕明白这场战斗不是什么“春秋义战”,而是未来战国兼并白热化之后战争的缩影。
伊阙之战、长平之战、邯郸之战、水淹大梁……作为一个军事迷,前世耳熟能详的战国战役,竟让他感到有些枯乏。
就当是他抚琴之后的后遗症吧,自己年寿尚且有瑕,思虑那么多干嘛?立眼当下,也该收拾残局了。
在这场残酷的春秋“不义战”打完之后,洛阳城内能主事之人也一个不剩了。
天子和姬匄还在宫城闭门不出。
单公伤成那样,醒来也是植物人,刘公更是连尸体都找不到了,八成已经变成汉堡肉饼了。
无人主持大局,那王子朝该如何发落?夏谕又不是操、莽之流,“假天子”留在他手里就是个烫手山芋。
还不能把王子朝噶了,他还指望着拿他和王室换小布丁和歌舞团呢。
思虑再三,夏谕往王宫而去。天子已逝,理当迎姬匄主政。
让人料想不到的是,此时的王宫之中只剩下了一小部分宫婢和寺人,天子、姬匄以及一千宫甲全没了!
好在这些宫人的嘴不怎么严容易撬开,孟氏留在洛阳的眼线也适时来报消息。
夏谕很快就知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姬匄趁着洛阳南门两军交战之时,率众出北门往孟津而去。
孟津是黄河南岸最重要的渡口,从水路勾连着周王畿与晋国的南阳之地(山南水北为阳,这时的南阳既太行山以南,大致为河南北部济源焦作两市)。自此一路北上可直入晋国。
是故王子朝在此布置了三千余众防守,一但有变便是万军驰援。
夏谕很疑惑,就王宫那点兵甲,姬匄拿什么过孟津?莫非这三千人中有内鬼?
还真是,姬匄敢于弄险,自然有所依仗。
昔日周景王之时,姬匄便一直暗中发展势力,宫禁是周悼王交给他的,而防守孟津的三个家族之一的王氏便是他早年拉拢的家族。后来王氏跟随王子朝发动叛乱,一直“忠心耿耿”,今次才被委任守孟津。
孟津渡口,姬匄率领宫甲和王氏里应外合击溃了守军,抬上悼王的灵柩马不停蹄的一路向北。
夏谕是两天后得知这个消息的,彼时的他刚率领残军夺取西逆军营中粮草,听完下属的报告久久无语。
到底是昊天上帝在和自己开玩笑,还是这场王位争夺战本身就是个玩笑,两兄弟打来打去最后谁也没落到好。
王子朝受缚,姬匄更是……一言难尽,如此作为大失人望是必然的。
历史上晋、郑两国先后入场平乱借此收取了不菲的报酬,这也使得王室领地越发地狭民弱。再就是单刘二家自恃功高,专王权百余年,后人言之“单氏取周”。
现在晋、郑还没入场,王子朝就败给了孟氏,单刘二家也几近族灭。历史大变样,唯一没变的就是战后虚弱的王室与烂摊子洛阳。
这一切得有个解决方案,无主事之人,夏谕想过把王子朝丢给王室那些宗室耋老,自己一走了之。
思及利弊,这个想法夏谕转念就丢了,累死累活这么久,名利之类的王室总得给点吧?给人白打工不是他性格。
既然暂时不走了,那就把贤者标签贯彻到底,收拾残局呗。
干活。
打定主意,夏谕首先先收拢乱军,再以粮草为引从流民中编选独身青壮千余人收入孟氏军中,南宫莹便在其中,夏谕对其人印象颇深。加强完手中力量之后,夏谕又从残军中编六百人重建天子“六军”。
接着便是拜访王室耋老请老人家主持大局。奈何十几位忠厚长者一致认为:“少孟乃周公之后,声望卓着,贤名远播,天子厚爱,以礼冠之。今大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