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笺纸张也有些泛黄,这一切都显示着时间的威力,以潘家这等巨富,往来信笺肯定会用最好的纸张……
唐大少随意拿起一封信拆开,只见,上面写着:“潘超吾兄:一别多日,甚是想念,昔日浔阳江上……”
这就是一封普通的书信,然而在最下放的留字缺让唐大少大吃一惊,最后写着:“弟:纳兰容若拜上!”
卧槽,这封信是纳兰性德写的?
署名纳兰容若,看来这封信应该写在纳兰性德成年之前……
纳兰性德在中间曾改名容若,是因为当时的太子也叫性德,为了避讳太子名讳,所以改名容若,后来太子重新改名,纳兰性德才做回了自己,从这封信上看来,这封信应该就是写自他改名的那段时间。
潘超,这个人不就是自己刚才在探测过程中那个用金子做镇纸的土豪吗?
两人以兄弟相称,看来关系不简单啊,怪不得这潘家的宝藏中会出现纳兰性德镇纸,砚台……
唐大少再次将剩下的这些书信翻开,发现,这些书信都是纳兰性德所写,内容无非是一些家常理短,不过字里行间之中隐隐透露他对官场尔虞我诈的厌恶,有归隐之心……
无怪乎这纳兰性德死的时候才三十岁,在一个他不喜欢的环境里生活了这么多年,肯定会抑郁,再加上他的妻子因为难产而死,雪上加霜的打击,致使这位满清第一才子的悲伤落幕……
整箱物品清点完毕之后,唐大少拿起小孙记录的本子随意看了几眼,记录的很详细,也很专业,整个箱子里分为多少种类东西,每个种类的数量,颜色大小均有简单说明,令唐大少较为吃惊的是《永乐大典》这里居然藏着五十册,当真是一个意外的大惊喜……
除了五十册《永乐大典》之外,另有纳兰性德亲笔诗集一本,上面记载了纳兰性德自己创作的诗句,大约有八十余首诗,唐大少翻看了一下,大多数为抒情诗,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似乎有种化解不开的抑郁……
这诗集也是好东西,纳兰性德不仅仅是满清第一才子,三大词人之一,还是一个名书法家,已知现存的纳兰性德的手书仅有一本,被保存在京师博物馆之中,现在又多了一本……
在老李的眼里,这本诗集的价值比起那《永乐大典》来也不差什么……
至于那二十三幅画着实是让唐大少惊喜了一把,其中明代四大才子文征明,祝枝山,唐伯虎,徐祯卿的作品各有一幅,除此之外还有仇英两幅,黄公望一幅,郎世宁宫廷画三幅,沈周画三幅,阎立本画一幅,张择端,蓝瑛四副……
二十三幅名人字画,价值无算,尤其是其中居然有一幅画居然是阎立本真迹和一幅张择端真迹,更是让唐大少喜出望外……
阎立本是唐代画家,据说李世民当秦王的时候就让他画过《亲王府十八学士》,后来当了皇帝,建立凌烟阁二十四功臣,这二十四功臣画像也是由阎立本完成的,其代表作《步辇图》更是入选华夏传世十大名画!
比起阎立本,张择端更是让大家熟悉,他是宋朝画家,代表作品《清明上河图》,宽25.2厘米,长528厘米。
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记录了华夏二十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汉族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繁荣景象,在华夏,乃至于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在528厘米的画卷上,公会花了814个人物,牛,骡,驴等等牲畜73匹,车,轿子,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另有房屋,桥梁,城楼,河流等等,就算说是华夏历史上的第一画卷,也不会有几个人会有意义……
尤其张择端的作品存世极少,每一样皆是国宝级,《清明上河图》真迹更是不知去向,现存清明上河图皆为仿制品……
这一箱的收获,真是太大了,唐大少已经无法用言语去表达自己的情绪,老李和他的两个徒弟在清点完这一箱东西之后也都是张大了嘴巴,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一个家族的积累吗?
当然,其实没有那么夸张,除了那些唐宋时期的画家之外,其余画家和当时的潘家基本上在同一个年代,这些画或许他们还未成名的时候就被收集,也或许是成名后,但总而言之,一个活着的画家,他的画价值一般不会高到一个很离谱的程度……
所以当时的潘家在收集这些东西的时候,其实是不用花费太大力气的,在他们的眼里,这些画恐怕会还不如那一箱银子值钱,只是在数百年时间过去了的今天,那些金子和银子加起来,恐怕也换不来这箱子里一半的东西……
现在,就连唐大少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个潘家宝藏的恐怖之处……
或许在当年的潘家人看来,他们留下的这些东西,其实用处是不大的,否则绝不可能只是收集这么一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