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江失守后,李品仙九江的部队后撤了一步,而坚守宿松、黄梅的廖磊四十八军也撤出了阵地,转头上了大别山,并与韦云淞的三十一军汇合,隐蔽在大别山边,准备给日军点教训。在日军从宿松往黄梅县前进的时候,等候多时的廖磊、韦云淞部从大别山中杀了出来。
日军第一零一师团还在宿松县休整,也在等待新的师团长上任,前住黄梅县的只有第五师团。廖磊的部队一杀出来,激怒了日军第五师团的师团长安吉利藤中将,安吉利藤立刻下令部队进行反击。廖磊和韦云淞所部也不和日军硬拼,打了一阵,占了点便宜就全部撤回了大别山中。
日军第五师团不依不饶的追着廖磊和韦云浙部进了大别山。在**中要论山地作战,恐怕没有一支部队能和桂军相抗衡,小日本就更不行了。小日本步兵迈着二条小短腿,哪里跑的过在山中如履平地的桂军士兵?桂军跑上一阵就利用地型打个阻击,小日本气还没喘过来,就遇上了阻击,刚拉开架式想打,桂军又撤走了,气的日军指挥官大骂“八嘎!”
不过廖磊和韦云淞的二个师,要和日军动真格的,还真不是日军的对手。日军认真的进攻了一阵,廖磊和韦云淞部就只能退进了大别山深处。第五师团继续攻占了黄梅县后,又向广济前进,可是他们的后勤补给线却频频的受到廖磊韦云淞部的攻击。直到冈村宁次无奈下在九江市的对面小池镇重新搞了个补给港,第五师团的情况才有所好转。
第五师团攻占了广济后,说什么也不继续进攻了,士兵的减员严重,伤病的困挠都让第五师团有充足的理由停止不前。而长江南岸的日军用二个半师团攻占了九江市后,兵分三路,第二十七师团在长江舰队的掩护下,继续沿长江南岸向西进攻。
第十八师团则向金官桥阵地发起了攻击。只有第一零六师团顺着庐山和鄱阳湖之间狭窄的地段向南发起了攻击。日军的行动王海涛都了解,但是并没有过多去关注。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自己已经离开了九江战场,自然不会再去指手划脚。
王海涛在岳阳市正在抓着手下部队的训练,忽然有风声传到了王海涛的耳中,据说一些**中的高级将领在老蒋的耳边密报王海涛有通共嫌疑,并多次暗中支援给**枪械物资。要知道通共可是老蒋的逆鳞,任谁触碰了这块逆鳞,老蒋都是不会放过他的。
王海涛听说了此事后,想了半天,决定亲自去见见老蒋。于是王海涛又来到武汉,求见仍在武汉督战的老蒋。见到老蒋的面后,王海涛直接说明了来意,辞去第九十集团军司令一职,回龙州老家探亲。王海涛果断的放弃九十集团军司令一职,让老蒋也吃了一惊,当时就沉默了下来。
见此情景,王海涛明白老蒋对自己通共之事已经有了疑心,但没有确实的证据,因此还不好有什么行动,必竟自己的功劳是摆在那的。于是王海涛再次请求辞职。老蒋见王海涛是真心要辞去九十集团军司令一职,也就顺坡而下,勉励了王海涛一番后,同意王海涛辞去九十集团军司令一职,但仍保留九十军军长一职。九十集团军司令暂时由陈诚亲自兼任。并且同意了王海涛回广西探亲的请求。
从老蒋那告辞出来,王海涛又去见了陈诚。陈诚在国民党军官中算是比较正直的,可以说是一个较纯粹的军人,平时并不多介入政治斗争。陈诚对王海涛这员能征贯战的大将还是很欣赏的,在得知王海涛辞去了九十集团军司令一职后,十分为王海涛挽惜,并且强烈的挽留王海涛,甚至于要为王海涛去老蒋那说情。
在陈诚看来,中日大战正憨,正是用人之时,王海涛这种让日军闻风丧胆的将军怎能不上前线?至于通共之说完全是捕风捉影,是一部分人妒贤嫉能,造谣生事罢了。对陈诚的关爱和维护,王海涛心存感激,但王海涛还是拦住了陈诚将军。
王海涛对陈诚将军说道:“长官,不用在委员长面前为我分辩了。这两年多的仗打下来,我也是身心俱疲,能回老家休息一段时间,也是好事。再说小日本打到现在,也是强弩之未,在攻占武汉之后,很难再有多大的攻势了。因此此时我离开这里也没有什么不行。而且我在广西仍有二个师在,我也还任着九十军军长之职,有机会我会对付广东的小日本的。”
陈诚听王海涛这么说,心中也有些释然了。向王海涛问道:“那么,以海涛老弟之见,日军会攻到武汉为止吗?”王海涛答道:“陈长官,日军亡我中国之心是不会死的,就算攻占了武汉,也不会就此满足,但是日本国力有限,想再进攻,也未必有能力再有多大力度的进攻了。至于抗日的形式,共党的老毛写有一本《论持久战》,卑职有幸一读,深有感触。长官不妨也找来一读,凭心而论,在战略层面上说,委员长是不如**的老毛的。”
王海涛刚说到这,陈诚脸一本喝道:“住口,你是什么身份,领袖也是你可以妄议的?”对陈诚的喝斥,王海涛还真没当回事。直到陈诚说出:“他们说你通共,我总以为是无稽之谈,但现在看来此事还是真的了!”这句话时,王海涛才有些脸上变色。
王海涛面对陈诚坦率的说道:“长官,现在委员长号召全民抗战.,**不也同样是中国人吗?我之所以倾家荡产组建军队,为的不就是国家不受欺侮,民族得以强盛吗?我所做的一切都以此为目标,我所做的所有的事,都是问心无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