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风是须句人。于是在第二年,‘公伐邾,取须句,反其君焉’。”
“邾人不甘心,出兵反攻鲁国,鲁僖公轻视邾国,竟然‘不设备而御之’,结果在升陉受到重创,鲁僖公怆惶逃走时连帽子也丢了,成为邾国的战利品悬挂在城头示众。”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记载:‘公伐邾,取訾娄,以报升陉之役。邾人不设备。秋,襄仲复伐邾’。”
“鲁僖公为报升陉之仇,在两年之后再次出兵入侵邾国,攻占了邾国国都訾娄。”
“骄兵必败,这一次却是‘邾人不设备’,被鲁国突袭入侵,国都被占领,失去了政治中心。”
“然而当时邾国国君为邾文公,面对国难,他没有畏缩,带着国人离开生活了四百多年的故地,迁都到‘绎’。”
“而据《左传·文公十三年》的记载,邾文公为了迁都之事,问卜于史官,史官占卜后得出结论说:‘利于百姓而不利于国君。’”
“邾文公说:‘能利于百姓,那就是国君的利益,没有比利于百姓更为吉利的了。’然后不顾众臣的反对坚持迁都。”
“邾文公在迁都一年后去世,国人赞他为一代贤君。”
“其后的邾国国君就差劲了,一代不如一代,政治日趋败坏,邾国的国力逐渐衰弱下去。”
“到了邾悼公时期,国内大量臣民流失,不少邾国大夫还携同自己的封地叛逃他国,这给邾国造成了极大的重创,从中可见邾悼公是怎样自私自利的一位国君。”
“到了后来的邾庄公更为荒唐,死后居然恢复人殉,大大背离了先祖邾文公心心念念的‘民本思想’。邾国开始从内部被自己的腐败淘空了。”
“但是在夫子《春秋》开始的这一年,邾国还是很受鲁国尊重的,故为‘蔑之盟’。”
“今天这节课,我们只讲了春秋的第一句,十七个字。但是从这十七个字里边,已经可以读出不少夫子的思想。”
“尊王、求善、守礼,以文明辩夷夏。对于崇奉华夏文明的东夷流裔邾国,予以了与东鲁同等的史学地位。”
“这些东西,在十七个字里,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他的思想,对于如今的三路,对于原夏国的党项族群来说,同样具有巨大的意义。”
“今天讲这么多,不是要大家死记硬背其内容,是要把握住夫子的微言大义,掌握读《春秋》的方法。”
“无论汉蕃,都可以成为华夏文明的继承者,传播者。”
“人都是爱自己,爱家庭的。夫子的伟大之处,是他说,在你有能力的时候,也要去爱别人,爱和你关系没有那么紧密的人。”
“这就是‘仁’的本意。”
“梁乙埋也是一个爱自己,爱家庭的人。甚至可以说,他对家族的爱,超过了我们很多人。”
“若非如此,梁氏子弟也不会遍布夏国朝堂,把控夏国朝政。”
“但是他的爱,只对自己,只对自己的家族,却罔顾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
“为了这样的爱,他不惜囚禁君上,发动无义之战,将家族拖入深渊,将国家拖入深渊,将百姓拖入深渊。”
“夫子的伟大之处,就是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怎么才能让爱自己,爱家族,变得与爱百姓,爱国家,爱君上,同归同路。”
“让我们知道,怎么才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既是人情,也是天理。”
“为最大多数的人服务,以最大多数的人的利益为自己的利益,永远和最大多数的人站在一起,为最大多数的人谋幸福。这就是士人天生而应有的立场,也是应该承担的责任。”
“梁家人中,也有这样的人,也有梁乙埋的反对者,因此我们要理智的区别对待。”
“不要以血脉、姓氏、宗裔、族群来定义人。”
“而是要看他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