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聿键不禁感叹,明朝的藩王们还真是富有,如果将这些钱财用于国家建设和抵抗外侮,大明王朝必然强盛如昔,又怎么会被农民军和满清两面夹击,最终面临亡国的命运。如今朱聿键已经将自己完全放到了大明王朝统治阶层的位置上,为这个王朝的兴旺着想,打算着如何才能从藩王手中弄出钱来,将其运用到更有用的地方去。
很快朱聿键就对王府的财产进行了重新分配,所有商铺都被他收了回来,交给张书堂管理。张书堂自然不会亲自去管理商铺,他只是负责朱聿键手中制造玻璃镜和火柴的工厂,以及最新建设的香皂工厂,将所有产品投放到商铺中贩卖。有这些拳头产品,只需要再从李春玉和陈式舫那里购入其他货物补足,商铺的生意必定异常火爆。
三种工厂都被开设到了伏牛山中的山寨里,那里是朱聿键自己地盘,安全有绝对的保障。除了这三家工厂之外,最靠近伏牛山外沿的一个山寨还建立了水泥工厂。
这个按照朱聿键所给的配方,将石灰石和粘土放在一起煅烧之后再研磨的工厂,很快制造出了原始的水泥产品。朱聿键给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利用这些水泥,在伏牛山区的各个山寨之间,修筑起宽阔的水泥公路。伏牛山并不算陡峭,这些公路从山谷内穿行也容易修建,加之现在正是秋末农闲,让百姓们去修路还给工钱,他们也十分愿意。
按照朱聿键的要求,这些水泥公路都必须能够让四辆马车并行,同时要承载至少5吨载重量的马车行驶。朱聿键打算设计一批四轮马车,利用其更大的运载能力,加强各个山寨与南阳府城之间的商品流通速度,让工业能够蓬勃的发展起来。工业的发展与运输息息相关,运输的规模与成本,决定着工业产品对商业的吸引力,也决定着工业的竞争能力。
在没有动力车辆之前,四轮马车绝对是最好的运输工具,无论是运货物还是运人。华夏历史上之所以始终没有大规模使用四轮马车,而是一直使用双轮马车,归根结底还是道路质量问题和转向问题。
因为四轮马车的运载量虽然大,但对路面要求较高,双轮马车虽然运载量低,却对路面要求低了许多,哪怕坑坑洼洼的路面也能行驶。此外中国的四轮马车始终没有研制出转向装置,难以快速转向,爬坡更是不可能,因此虽然清明上河图之中就有四轮的太平车,却因为实用性不强而一直没有普及。
有了水泥公路之后,道路的平整程度高了几个等级,四轮马车自然应运而生了。朱聿键身为机械工程专业的高材生,对马车的设计自然毫无压力,仅仅半天时间,他就将四轮马车的图纸画了出来,交给王府的匠作营处理。
王府的匠作营其实就等于府中所圈养的一批工匠,这些工匠什么职业都有,铁匠、木匠、瓦匠一应俱全,平时只负责为王府修理各种工具或者进行日常维护工作,工作虽然比较清闲但待遇也不高。
在得到这个匠作营的时候,朱聿键还兴奋过一段时间,因为他虽然前些日子就得到了赵士祯所写的《火器精要》,却始终无法制造出实物来,其问题就是他手下没有精通火器的匠人。
本来朱聿键以为匠作营有这样的匠人,可是一问之下才知道,一般火器匠人都在京师火器营服役,民间这样的匠人极少,就算有也被各地方势力当做宝贝般雪藏起来。王府不能参与军事政事,安全又有当地驻军全力保护,自然没有对火器的需求,所以王府并没有火器匠人。护卫要想使用火器,唯一的办法就是去向其他地区购买。
对于外面出售的那些火器,朱聿键曾经查看过,其中最先进的鲁密铳也不过是火绳枪而已,这还是非常稀少非常贵的武器,而数量最多的甚至还是火门枪。这样落后的武器,如果用在战场上,简直是拿士兵的生命开玩笑,因此朱聿键只好强压下自己对火器的想法,先尽力炼好钢铁,打造足够好的冷兵器。
四轮马车的制作并不难,这其中铁匠的工作不多,大部分活都要木匠来做。朱聿键设计的马车也与传统的四轮马车不同,他的前车桥和双辕杆是制作在一起的,在其末端通过旋转的枢轴与底盘连接起来,加上前轮比后轮略小,因此新马车比传统的四轮马车更加容易转向。马车的安全性也很重要,朱聿键在车夫的位置上,还增加一个如后世三轮车一般的杠杆式刹车,以做到突发情况下的急停。
为了增加马车乘坐的舒适性,新的四轮马车还有独立悬挂系统。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因为没有液压系统,甚至连弹簧都制造不出来,朱聿键的马车独立悬挂系统,实际上只是将车厢与底盘分离,中间用皮索进行吊挂,这样的稳定性稍差一些,而且容易损坏,但至少坐上去要比传统马车舒服得多。
有了这多多新设计,让原本笨重迟缓的四轮车优势大增。经过十几天的工作,一辆两匹马拉的轻型四轮马车就被打造了出来。朱聿键设计的四轮马车充满着华夏古典风格,符合本国人的审美观,而内部的舒适程度更是要比两轮马车强得多。
这种轻型马车是用来载客的,载重量大约是八百公斤左右,足以承受连车夫在内的五个人及其行李。相信只要水泥道路修通,使用这种四轮马车的商人会趋之若鹜,而随后还有一种四匹马拉的载货加重型马车,其载重量可以达到两吨左右。
有了这种马车,伏牛山区的工业将受到极大刺激,发展会越来越提速,朱聿键也打算先借此大展拳脚,发展出一片大明王朝的经济示范区来。